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40 第 240 章(1/2)

240第240章

新一年里,黑熊寨没再对外扩张,让远在京城的百官跟皇帝松了口气,现今京城的人已经认清黑熊寨迟早入京的事实,但总想着能晚一些便晚一些,不然这些勋贵人家如何绞尽脑汁想个在黑熊寨治下也能逍遥快活的办法?

黑熊寨治下不许人屯田,断了世家门阀传家的基础,又广开学府,使得天下人都能入朝为官,世家成了黑熊寨眼里可有可无的存在。

而历代皇帝对世家宽容为的是什么?自然是需要世家为己所用,当有一日皇帝不在需要世家也能治理好一个国家,那么世家就成了飞鸟尽良弓藏的鸟和弓。

所以京中世家已经知道,中原土地上已经没有世家的容身之所,且黑熊寨为官,不论官居何职,家中子弟也不受荫蔽,唯有军中为国丧命的兵丁,能得黑熊寨一二照顾。

却也不高,多是资助为国捐躯者的子嗣入府学县学念书,能够为亲眷安排的工作也多是工坊一类的雇佣活计,并不会给予官职,日后是否有出息也是看自己的本事。

看这些政策,不难看出黑熊寨铁了心要根除一家独大的情况。

那么世家要融入黑熊寨的统治,必然要顺应黑熊寨的规矩,当官需要考核,那便考核,纵观这多年科举制度诞生后,能考上的多还是世家子弟。

比读书世家自认为天下人再没比他们会读书的,毕竟底蕴在那儿,至于当官要审查三代亲属的事,世家也并不担心,因为早知道黑熊寨入城必然要拿几个世家开刀,能够投靠黑熊寨的世家手里不说干净,但也罪不至死。

到时候再献上土地家产,主动积极配合黑熊寨治理京城多半能够赦免,再不济推出一二罪大恶极的人顶上去交差便是了。

除开做官,生意也是要做的,他们世家生活哪样不需用钱,日后黑熊寨过来,衣食住行便是不能维持现状,但也绝不能和寻常百姓一个样。

就说世家长大的娘子郎君,有几个洗过衣裳做过饭?能哪日有心情做做针线活计都要夸一句贤惠,真要是没人伺候了,只怕日子都过不下去。

更别说吃食方面,自幼山珍海味吃着,陡然吃一回粗茶淡饭还当是仿古作乐,见天要他们吃,多是要饿死的。

所以他们必然是要想法子赚钱,说起来黑熊寨倒是眼下最能挣钱的势力,琉璃青瓷单这两样就收囊了世家多少家财?不过世家瞧着这两门生意都是黑熊寨自己经营,外来人基本上插不上手,估计打不了主意。

不过黑熊寨能做的生意实在多,许多生意黑熊寨也让民间百姓经营,尤其是出海做生意的海商,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这时候世家自然也不提什么商人贱籍,世家当属清流,毕竟真论起来,世家才是天底下最会做生意的,京中世家,公中私产要是没几个铺子经营,岂非是一直吃老本。

只是从前做生意只能家中娘子郎君出面,也不好大张旗鼓,现在么不少京中子弟已经在打听黑熊寨做生意的事。

秦慕之婉拒了几波拜访实在不堪其扰,想要闭门谢客躲躲清净,奈何现在站秦家一派的世家唯秦家马首是瞻,也不好不见。

“自古打天下,都是兵临城下才叫这些老顽固们另择明主,这会黑熊寨还没踏足北面,一个个就急着阿谀奉承,要我说不如直接把北面的地盘献给黑熊寨。”

大燕现在国不成国,皇帝世家名存实亡,甚至这伙人还不敢趁着这个机会收敛钱财,害怕日后黑熊寨入京拿了他们把柄,用他们祭奠大燕。

“要是黑熊寨打过来皇帝献降,史书上虽然也不见的有什么好名声却也比现在献降来的好。”秦尚书令捋着胡子,时人重名,都想着青史留名,哪个想留个遗臭万年的名头。

“名声?大燕本也没什么好名声。”也不看看如今大燕已经什么样了,继续负偶顽抗难不成青史上还要给他们个忠君爱国的好名声么?

“读书人重名,他们一辈子汲汲营营都在名利二字上,你要他们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改变老观念,无异于痴人说梦,总归你我好好管着京城事,大燕不反抗,对黑熊寨来说也是件好事。”秦尚书令看的透彻,他儿子哪里是冲着京中世家去的,分明是想见夫郞和儿子了,黑熊寨早到一日他也少想一日。

秦慕之被揭穿心思颇有些尴尬,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尖。

“我知道了。”

和京城热闹不同,紧邻南境的江州倒是难得安静,江州乃是人文荟萃之地,读书人多如牛毛,而读书人多的地方总是少不得对朝廷政务叭叭两句。

以前江州读书人叭叭大燕朝廷,多是指摘大燕对塞外胡人久攻不下,恨大燕士兵软弱无能。

自黑熊寨崛起后,江州的文人又开始对这股新势力指指点点,尤其是邸报送到江州,江州读书人的热情更是连拦都拦不住。

可这会子黑熊寨的地盘有两州与江州交界,原本还说话很大声的江州突然间哑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江州的读书人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哑巴,实则是不少读书人已经把黑熊寨当新朝廷对待了。

新朝廷离他们这么近,也不搞大燕那套以死相谏的路子,文人这嘴上叭叭除了有挖矿的风险外,再没有任何收益。

自然叭叭习惯了,还是有一些读书人私底下聚会,只是再不像从前那样当街夸夸其谈,怕有心人拿了他们把柄,等黑熊寨过来再告他们一状,还有何仕途可言?

说起仕途,江州不少读书人都愁眉不展,盖因黑熊寨入仕实在不算难,不过是从科举的锦绣文章变成务实的策论,其实连策论都谈不上,只要答卷上文字整洁,能够读通顺,便有录取的可能。

这本来是好事,毕竟江州多的是经年累月科举不中的读书人,黑熊寨入仕变简单了他们被录用的概率也变大了,之所以愁眉不展还是江州某些不能过去黑熊寨考官的书生。

“琼州离咱们最近的县城,我有亲戚住在那里,黑熊寨过去后也有书信往来,听闻那地方如今是个十五六岁的哥儿在当县令。”

十五六岁在读书人眼里,拿个秀才名头都能称道一声天赋不凡,能够当上一届县令的怎么也该考过殿试,本朝还没有十五六岁就成了进士的,结果黑熊寨倒好,不光任用十五六岁的少年人,还是个哥儿,实在让江州苦读多年的书生冒酸水。

“黑熊寨任人唯贤,十五六岁的哥儿又如何,听闻这次过来琼州做官的都是抽调祁州容州干出成绩的官吏,那哥儿只怕十三四岁的时候已经当官了,而且做的政绩很不错,不然都不见得会外派到琼州去。”

琼州难收拾,过来做官的都是有本事的人,别看官职是平调,但要是把琼州治理好了,日后北面少不得要管理一府之地,那哥儿才多大,黑熊寨打下大燕怕也才堪堪到二十岁。

二十岁的府尹,在大燕想都不敢想。

“先不说人家是个哥儿,就算同你我一样三岁开蒙,他做官时也才读了十年书,在场的诸位哪个不是读了十好几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的都有,结果还比不上个小娃娃了。”

“也是时运不在我等身上,可惜咱们因为家族缘故,不能去黑熊寨一展拳脚,只能等黑熊寨打过江州,再说入仕的话。”

“也是不晚,比起北面其他州府,咱们江州算占地理优势,下一步黑熊寨必先要夺江州,到时候待黑熊寨核查后,你我还能当官便还来得及,要是当不了官,只能想想其他出路了。”

黑熊寨每到一处都要对当地世家豪族进行清缴核查,其下子女能否为官就得看自家家族清白程度了,若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小错,黑熊寨倒是不会较真,可就怕家族里埋了雷被黑熊寨查出来,族中子弟再没有前程可言。

“其实不能做官也还有出头的机会,黑熊寨开府学县学,需要大量读书人教书,真要是因为家族原因不能入仕,就走走教书一道,看有没有机会升入官吏系统。”

“也只能如此了。”

江州还没过去黑熊寨的读书人难免唉声叹气,而过来黑熊寨的江州读书人,一个个如鱼得水,许子从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他不是出生江州,但因为在江州读书又有山长举荐,带着有心过来黑熊寨游学的同窗过来,原本他们打算在鹿鸣府呆上一个来月就去黑熊寨其他地方看看,谁料石先生出手,忽悠了几句就把他们全留下了。

一行十七人都被安排了官职,便是不在鹿鸣府也是在祁州做事,莫名其妙的从一介白身当上了黑熊寨聘用的临时官吏。

虽然说是临时,其实也是拿他们做正经官用,毕竟他们距离官吏也不过差一回考核,眼下黑熊寨一年两考,他们机会多的是,只是大多数还没下定决心为黑熊寨做事,当个临时官还有脱身的可能,正式入职了,可当真成了黑熊寨的人。

可惜最坚持的人也没能挨过一年,就被黑熊寨种种举动以及治下百姓的富饶吸引,纷纷投入黑熊寨的怀抱。

现在他们十七人,有的在府学教书,有的在管理县衙,总归现在人都分布在黑熊寨各处。

因为琼州蜀中抽调人才离开,祁州空出了不少官位,许子从侥幸得了一个府尹的官职,其实他还是想去新打下来的地方做事,像是祁州,因为最早被黑熊寨占下,已经很难做出成绩了。

就算占了个天子近地,也不过只有几年的便宜,等大当家到时候去北面定都,祁州再富庶也不好出成绩调任到北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