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起头,看向李浩然,第一次主动开口评价。
“李兄的养剑之道,以身为鼎,以天地为炉,以善行为薪,以浩然气为火,炼一口不平则鸣之剑。此法,看似养剑,实则是在修一条功德圆满的大道,罗宇,受教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黄捕头和林清雪闻言皆是一怔,他们没想到一直沉默寡言的罗宇,竟能说出比静心禅师更深刻的评语。
李浩然更是眼中精光一闪,深深地看了罗宇一眼,脸上的笑容带上了一丝真正的激赏与讶异。
他本以为自己的道,只有同门或者境界极高的前辈才能看透一二,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青山观道士,竟能一语道破核心!
“罗道长好眼力!”李浩然由衷赞叹道,“大道三千,你我所行虽异,然其理相通。能得道长一位知己,亦是此行一大快事!”
马车在官道上疾驰。
数个时辰之后,官道渐渐变得狭窄,路旁的景象也从平整的田野变成了起伏的丘陵和荒地。
车夫在前方喊道:“各位大人,前面就是下沙村的地界了,村里的路窄,马车进不去,得停在村口。”
“好,就在此停车吧。”李浩然应道。
马车缓缓停下,众人依次下车。
放眼望去,下沙村坐落在一片洼地之中,村子规模不大,百十来户人家的样子。
村口立着一块饱经风霜的石碑,上面刻着“下沙村”三个字,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与往日鸡犬相闻、人声鼎沸不同,此刻的下沙村显得异常安静。
家家户户的院门都紧紧关闭着,偶尔有几扇窗户后面,似乎有人影晃动,偷偷向外窥探,但一接触到众人的目光,便立刻缩了回去。
“这村子……好重的阴郁之气。”静心禅师眉头微蹙,轻声说道。
黄捕头叹了口气:“自从无头将军的传闻愈演愈烈,下沙村就成了这个样子,走吧,我去找里正,让他带我们去王大王二家。”
黄捕头显然是熟门熟路,径直走向村子中央一处看起来最气派的青砖瓦房。
他上前叩响了院门,高声喊道:“里正!张里正!郡守府黄捕头,奉命带仙师前来查案!”
喊了几声,院门才“吱呀”一声开了一道缝,一个头发花白、满脸愁容的老者探出头来,正是下沙村的里正。
他看到是黄捕头,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原来是黄捕头大驾光临,快……快请进。”
黄捕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老张,废话少说,带我们去王大王二家,仙师们要亲自问话。”
当他看到黄捕头身后道人模样的四人时,眼中更是流露出敬畏与希冀交织的神色,连忙将门大开,躬身道:“草民张有福,见过各位仙师!仙师们可算是来了,再这么下去,我们这村子就要散了啊!”
张里正不敢怠慢,连忙在前面引路,一边走,他一边唉声叹气地向众人介绍道。
“仙师们有所不知,这王大、王二两兄弟,也是苦命人。他们爹娘去得早,兄弟俩是相依为命长大的。人也老实本分,平时就靠着家里那几分薄田,农闲时去镇上打打短工,挣点辛苦钱。
眼看着都快二十七八了,因为家里穷,连个媳妇都没娶上。本来日子就紧巴,哥哥王大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如今他也倒了,这往后的日子……唉,可怎么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