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身穿灰色僧袍,手持念珠,正是静心禅师。
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显然内伤未愈,但步伐却很坚定。
“静心禅师?您怎么也来了?”罗宇问道。
静心禅师双手合十,对着众人行了一礼,“阿弥陀佛,贫僧一夜打坐,总觉得心神不宁。此地乃古战场,枉死之魂不计其数,又被邪修为祸,怨气冲天。贫僧虽修为浅薄,也想来此地,为这些亡魂念诵一遍《度人经》,助他们化解怨气,早登轮回,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黄捕头等人闻言,脸上皆露出肃然起敬之色。
“禅师慈悲!”
“快,给禅师清扫出一块地方来!”
捕快们连忙动手,清理出一片干净的空地。
罗宇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微微一动,但面上却不动声色。
静心禅师道了声谢,便在空地上盘膝坐下,闭上双目,神情庄严肃穆。
很快,悠扬而悲悯的诵经声,便在这空旷的峡谷间回荡开来。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音袅袅,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让在场的捕快们都感觉心神一阵宁静。
然而,作为施法者的静心禅师,眉头却越皱越紧。
他念了一遍,又念了一遍。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当他念完第三遍,缓缓收功睁开双眼时,脸上非但没有功德圆满的祥和,反而充满了深深的困惑与不解。
“怎么会……”他喃喃自语,“怎么会毫无感应?”
黄捕头见他神色有异,连忙上前关切地问道:“禅师,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静心禅师摇了摇头,脸上满是迷茫:“奇怪,太奇怪了……按理说,此等凶煞之地,怨魂汇聚,贫僧诵经超度,必有感应。或见金光,或感怨气消散,可方才,贫僧的法力如石沉大海,竟未曾引动一丝一毫的共鸣。”
罗宇心中一凛,知道该自己出场了。
他缓步上前,“禅师不必介怀。”
罗宇负手而立,望着这片历经沧桑的峡谷,用一种平静而深远的语气说道:“此地虽为古战场,但年代毕竟太过久远,风霜雨雪,日月侵蚀,再大的怨气,再强的执念,也终有被天地磨灭的一天,绝大多数的残魂,恐怕早已消散于无形,回归天地本源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或许,这便是天道循环,尘归尘,土归土。对于那些逝者而言,彻底的消散,未尝不是一种真正的安息。”
这番话合情合理,众人听了皆是连连点头。
是啊,都过去那么多年了,魂飞魄散才是正常的。
静心禅师听了罗宇的话,眉头舒展了些许,他思忖片刻,长叹一声,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罗道长所言极是,或许是贫僧着相了。”
他随即又自嘲地笑了笑:“又或许,是贫僧修为未到,无法感应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吧,惭愧,惭愧。”
见成功将此事揭过,罗宇心中微松。
他知道,不是静心禅师修为不够,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佛法精深,才能敏锐地察觉到此地的异常。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一个人在一夜之间,将这里的“存货”给清扫一空了。
“好了,时辰不早了,我们还是尽快返回郡守府复命吧。”黄捕头见事情解决,催促道。
众人皆无异议。
捕快们驱使着踏山牛,拉动着沉重的牛车,缓缓地向峡谷外行去。
静心禅师与罗宇并肩而行,一行人离开了这片埋葬了无数枯骨的峡谷。
阳光正好,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仿佛在为这次成功的行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