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曾经吞噬了赵擎生命的堡垒,终于被八路军踩在了脚下!
陈景行随即下令,全面接管县城。肃清残敌,维持治安,张贴安民告示,安抚受惊的百姓……一系列工作迅速展开。
对于城内可能存在的地痞流氓、敌伪残余势力,陈景行下达了铁令。
“彻底清理!该抓的抓,该镇压的镇压!绝不允许任何势力破坏县城的稳定和根据地的建设!”
同时,派出工作队,深入街道乡村,宣传八路军政策,发动群众,建立新的地方政权和民兵组织。
处理完紧急军务和政务后,陈景行在几名特战队员的陪同下,来到了那个让他心中刺痛的地方——日军宪兵队大院。
昔日阴森威严的大院,此刻已是一片狼藉,墙上布满了弹孔,地上散落着破碎的砖瓦和丢弃的武器。
一名参与过上次营救行动、侥幸生还的特战队员,指着大院门口那片区域,声音哽咽地向陈景行描述着当时赵擎如何在这里独自断后,血战到底的惨烈情景。
陈景行默默地听着,目光扫过墙壁上那密密麻麻、触目惊心的弹孔,仿佛能看到赵擎当时浴血奋战的身影。
他的拳头不由自主地握紧,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悲伤和愤怒。
“找!立刻给我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一定要找到赵擎!”
陈景行声音沙哑地命令道。
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四处打听,审讯俘虏。
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从一个被俘的伪军口中得知,当时牺牲的八路军遗体,大部分都被鬼子随意丢弃在了县城外的一处乱葬岗。
陈景行立刻带人赶了过去。
在荒草丛生、白骨隐约可见的乱葬岗上,他们经过艰难的辨认和挖掘,终于找到了赵擎的遗体。
由于时间已久,遗体已经面目全非,只能通过残破的军装和一些随身物品勉强确认身份。
看着那具曾经生龙活虎、如今却冰冷残缺的躯体,陈景行这个铁打的汉子,再也抑制不住,虎目之中泪水滚滚而下。
他脱下自己的军帽,缓缓盖在赵擎的脸上。
“兄弟……我来接你回家了……”
他喃喃低语。
陈景行下令,在康庄县城外一处风景稍好、向阳的山坡上,为赵擎修建了一座庄重的墓地,让他能够安息在这片他用生命守护和夺回的土地上。
下葬那天,第三军分区众多将士前来送行,气氛庄严肃穆,充满了无尽的哀思与敬意。
拿下康庄县后,陈景行的第三军分区控制区域再次扩大,已经拥有了四个县城及其周边广大的乡村,形成了一块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丰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巩固根据地。
然而,地盘大了,人口多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养活手下两万多人马,维持根据地的运转和发展,并非易事。
这几个县城在日伪统治下本就民生凋敝,条件一般。
陈景行站在地图前,目光变得更加深邃和坚定。
他意识到,固守现有的四个县城还远远不够!必须进一步扩大控制范围,将周边更多的县城和资源产地掌握在手中,才能拥有更雄厚的实力,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挑战。
一个酝酿已久的计划,再次浮上他的心头。
他指着地图上另一个标注点,对身边的刘正、黄强等人说道。
“是时候了!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这里——东阳县!”
他的眼神锐利如刀。
“那批我们藏起来的兵工厂设备,也该重见天日了!拿下东阳县,取出设备,我们的兵工厂,就能真正运转起来!”
康庄县城收复,赵擎得以安葬,一系列事务初步安排妥当后,陈景行接到了师部的命令,需要他前往师部驻地参加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
他将根据地的日常管理工作暂时交给副司令员刘正负责,自己则只带了魏大勇和十二名精干的警卫营战士,轻装简从,踏上了前往师部的路程。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主要讨论了当前抗战形势、应对晋绥军摩擦的策略以及各部队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散会后,陈景行谢绝了师部首长留宿一晚的建议,心中惦记着根据地的建设和下一步攻打东阳县的计划,决定连夜返回。
他并不知道,一张针对他的死亡之网,已经悄然张开。
策划者,正是那个在东阳县兵工厂设备事件中损失了十万大洋“横财”的晋绥军第11旅旅长刘彪!自从查清是陈景行坏了他的好事后,刘彪就一直在暗中调查陈景行的行踪,寻找下手的机会。
之前陈景行要么在戒备森严的根据地,要么出行时护卫力量雄厚,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但这次,陈景行为给赵擎报仇,亲率主力攻打康庄县,其行踪终于被刘彪安插的眼线捕捉到,并且摸清了他前往师部开会及返回的大致路线和时间。
刘彪当即下令,由他那个献计的心腹参谋亲自带队,挑选了一百多名旅部直属侦察连和特务营的精锐士兵,换上便装,携带精良武器,提前在陈景行返回驻地的必经之路——
一段两侧丘陵起伏、林木茂密的险要地段设下了埋伏。
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陈景行一行十四人,骑着快马,沿着土路疾驰,眼看再穿过前面那片丘陵地带,就离驻地不远了。
就在他们的马队进入伏击圈中心区域时,异变陡生!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黄昏的宁静,一名冲在最前面的警卫战士应声从马背上栽落!
“有埋伏!保护司令员!”
魏大勇反应极快,一声暴喝,猛地一拉陈景行的马缰,两人同时从马背上翻滚下来,利用路边的一个土坎作为掩体。
其他警卫战士也训练有素,瞬间散开,各自寻找掩体,举枪还击。
“哒哒哒——”
“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