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刘师长动情地说道。
“总指挥,副总指挥!我可以用党性担保!陈景行同志绝对没有搞什么山头主义!他要是真有那个心,当初就不会服从调动去第一支队那个烂摊子!第三加强团是他一手创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那里的每一支枪、每一颗子弹,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现在,他为了重整一支遭受重创的部队,回去求援,不过是借点物资,竟然被如此刁难!
这叫什么?这叫卸磨杀驴!这叫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这要是传出去,得让多少跟着我们出生入死的指战员寒心啊?!
如果陈景行还是第三加强团司令,他用得着受这个气吗?!他一手打造的部队,连这点支援都不肯给他,这……这道理说到天边去也说不通啊!”
刘师长这番有理有据、饱含感情的话,让总指挥和副总指挥陷入了沉思。
他们需要权衡的,不仅仅是第三加强团一个司令的人选问题,更是如何处理这类历史功臣与新任干部之间的关系,如何维护部队内部的团结和士气。
八路军总部经过激烈而审慎的讨论,最终做出了裁决。
考虑到第三加强团的稳定团结和未来发展,以及李民在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决定将其调离第三加强团,另行安排工作。
同时,任命经验丰富、原则性强且善于团结同志的赵刚,返回第三加强团担任政委;刘正担任代理司令员,全面主持工作;萧肃戎升任参谋长,协助刘正进行军事指挥。
然而,作为平衡,也是为了给其他部队输送骨干力量,总部同时下令,将黄强和白洛这两位陈景行的老部下,分别调往李云龙旅和丁伟旅担任参谋长。
消息传到陈景行这里,他沉默了片刻,随即释然。
他明白总部的深意,既要肯定他在第三加强团的历史功绩和影响力,维护部队稳定,也要防止形成所谓的“山头”。
黄强和白洛的去处都不错,李云龙和丁伟都是能打硬仗的老战友,他们过去既能得到锻炼,也能发挥所长,确实是好事。
他亲自给黄强和白洛做了工作,鼓励他们在新岗位上再立新功。
这场风波,最终以陈景行的“胜利”告终。
他用实际行动向某些人证明,他陈景行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带出来的兵,也绝非忘恩负义之辈!他维护的不仅是自己的尊严,更是那份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和部队的凝聚力。
事情解决后,陈景行拿着刘正全力筹措、足足装了二十多辆大车的武器装备、弹药和粮食补给,带着魏大勇,心无旁骛地返回了光明镇第一支队驻地。
如今,他所有的精力,都必须投入到第一支队的重建中。
他深知,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将这支部队带出来,打几个漂亮仗,那么等待他的,将不仅仅是任务失败,还有来自各方更多的非议和质疑——看,陈景行离开了老部队,就玩不转了!
回到支队,他将补给迅速分发下去。
拿到崭新的枪支、充足弹药和饱腹粮食的战士们,精神面貌为之一振,对这位新支队长的信任和期待又增加了几分。
陈景行没有耽搁,立刻与梁强、金俊、魏大勇等人研究敌情,寻找合适的作战目标。
他们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了日军控制的娘子关外围的一个重要据点——黑石峪据点。
这个据点卡在通往娘子关的一条重要运输线上,驻扎有日军一个加强中队,约三百余人,配属有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工事坚固,是颗硬钉子。
但正因为其位置重要,打掉它,不仅能切断鬼子一条补给线,更能极大提振士气,震慑敌人。
经过周密侦察,陈景行制定了“声东击西,诱敌出洞,半路伏击”的作战计划。
行动当日,夜色深沉。
陈景行亲自率领第一支队六百余人,悄无声息地运动到黑石峪据点外围。
按照计划,一营营长梁强,带领一营三百战士,负责对据点进行佯攻,制造声势,将据点内的鬼子引诱出来。
凌晨时分,梁强下令攻击!
“打!”
刹那间,枪声大作,一营战士们对着据点方向猛烈开火,掷弹筒也将几发炮弹砸向了据点外围的工事。
据点里的鬼子果然被惊动了。指挥官以为是小股八路军骚扰,起初并未在意,只是用火力进行压制。
但梁强指挥部队打得很顽强,攻势一波接着一波,摆出了一副要强攻的架势。
鬼子中队长渐渐觉得不对劲,这股八路的火力似乎不弱,而且攻击意志坚决。
他担心据点有失,又觉得对方人数可能不多,便下令派出两个小队,约一百五十名鬼子,在机枪和迫击炮的掩护下,主动出击,企图击溃甚至歼灭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八路军。
“营长!鬼子出来了!差不多一百五十人!”
侦察兵飞快来报。
梁强见状,心中暗喜,计划成功了一半。
他立刻指挥部队边打边撤,做出不敌溃退的样子,引诱鬼子追击。
然而,在撤退过程中,面对鬼子精准的枪法和凶猛的火力压制,一营显得有些狼狈,伤亡开始出现。
梁强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士,又看着那些追击的鬼子,想起在第三加强团时,自己带领一个营就敢跟鬼子一个大队硬碰硬的场景,忍不住对着身边的教导员发了一句牢骚。
“他娘的!这要是在老三分区,老子带着咱们任何一个营,就这一百多鬼子,一个冲锋就给他包圆了!哪用得着这么麻烦,还得装孙子撤退!”
他这话声音不大,但附近的一些一营战士都听到了。战士们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们知道梁营长说的是事实,和第三加强团那些主力营相比,他们现在的战斗力的确差得太远。
这种对比,像一根刺,扎得他们心里又羞又愧,同时也激发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梁强带着部队,按照预定路线,且战且退,成功地將那一百五十多名鬼子引入了陈景行和二营设伏的山谷。
看到鬼子完全进入伏击圈,陈景行眼中寒光一闪,猛地一挥手下令。
“打!”
“哒哒哒——!”
“砰!砰!砰!”
“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