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中国服装品牌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洒在一件件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展品上——从沈星晚当年摆摊卖的塑料发夹,到九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碎花棉袄,再到如今融入元宇宙技术的数字时装,玻璃展柜里的每一件物品,都在无声诉说着中国服装行业的变迁。沈星晚站在展台前,指尖轻轻拂过展柜的玻璃,目光落在那件熟悉的蝴蝶牌缝纫机模型上——机身是按12比例复刻的,银色的金属部件泛着温润的光泽,踏板上还特意刻了“1985”的字样,那是她创业的起始年份。她穿着件深紫色的定制西装套裙,是用自家研发的第十代可降解羊毛与桑蚕丝混纺制成,挺括的面料勾勒出沉稳气场,领口别着枚双层金属胸针——外层是博物馆的LOGO,内层刻着“传承与创新”,冰凉的金属贴着肌肤,却压不住心里翻涌的感慨。
“沈馆长,颁奖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新晋设计师们都在后台等着呢。”博物馆副馆长周明快步走来,他穿着件藏蓝色的西装,手里拿着份获奖名单,语气里满是期待,“不过……刚才在后台,老设计师赵师傅跟年轻设计师林小满吵起来了,说林小满的‘元宇宙数字时装’不是真正的服装,还说‘这是在糟蹋行业’,您快去看看吧!”
沈星晚的心轻轻一沉。赵师傅是和她同期创业的老设计师,当年一起在粮仓里熬夜画设计图,最讲究“一针一线见真章”;而林小满是今年崭露头角的年轻设计师,凭借一套融合苏绣元素的元宇宙数字时装,拿下了“年度新锐设计师”提名,两人的设计理念本就存在差异,没想到会在颁奖典礼前闹起来。
她快步走向后台,刚拐过转角就听见激烈的争执声。赵师傅穿着件灰色的中山装,头发花白却梳得整齐,手里攥着一本泛黄的设计手稿,气得手都在抖:“小林,你这设计也能叫服装?连实体面料都没有,就靠电脑画几笔,这不是忽悠人吗?当年我们画设计图,一笔一划都要考虑面料的质感、针法的走向,哪像你们现在,随便弄个虚拟形象就敢叫时装!”
林小满涨红了脸,她穿着件印着数字代码的白色卫衣,牛仔裤上别着个银色的U盘,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正展示着她的元宇宙时装设计:“赵师傅,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元宇宙社交,数字时装就是他们的新需求!我这设计里融入了苏绣的‘虚实针’技法,虚拟面料的垂坠感也是按照真丝参数调的,怎么就不是真正的服装了?”
周围的设计师和工作人员都围了过来,有人小声议论:“赵师傅说得也有道理,服装毕竟是穿在身上的,没有实体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可林小满的设计确实很有创意,还把非遗元素融进去了,年轻人都很喜欢。”负责颁奖流程的小李急得直跺脚,想调解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能看向沈星晚:“沈馆长,您快劝劝他们,颁奖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
沈星晚走到两人中间,先接过赵师傅手里的设计手稿——纸上是件旗袍的设计图,线条流畅,针脚标注得格外详细,边角还写着面料的选择建议,看得出来赵师傅花了很多心思;再看林小满平板电脑上的设计,虚拟模特穿着件淡粉色的苏绣旗袍,裙摆随着动作轻轻飘动,针脚的细节在虚拟光线下清晰可见,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赵师傅,小满,咱们先别吵。”沈星晚的声音温和却有力量,瞬间让嘈杂的场面安静下来,“赵师傅当年用手绘设计图,一针一线做出好衣服,是对传统的坚守;小满用数字技术融合非遗元素,是对创新的探索,这两种方式都没有错,只是顺应了不同时代的需求。”
她顿了顿,指着展柜里的塑料发夹:“当年我摆摊卖发夹的时候,有人说‘这塑料玩意儿算不上首饰’,可后来发夹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还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现在的数字时装,不就像当年的塑料发夹吗?看似新奇,却可能是未来的趋势。”
赵师傅愣住了,他看着沈星晚,又看了看展柜里的发夹,沉默了许久才开口:“我不是反对创新,是怕年轻人忘了根本。咱们做服装,最基本的是要让穿着者舒服、好看,要是只追求新奇,丢了面料和工艺,那就本末倒置了。”
“赵师傅,我没有丢!”林小满立刻接过话,语气里满是认真,“我专门去跟王师傅学了三个月苏绣,还研究了各种面料的参数,虚拟面料的透气性、垂坠感都是按照真实面料调的,只是呈现方式不一样。而且我还打算推出‘虚实结合’的款式,消费者买了数字时装,还能定制同款实体衣服,这样既满足了元宇宙需求,又保留了传统服装的质感。”
沈星晚笑着点头:“你看,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吗?传统与创新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就像咱们当年把苏绣融入现代时装,现在小满把苏绣融入数字时装,都是在让非遗焕发新的生命力。”
赵师傅的脸色渐渐缓和,他拍了拍林小满的肩膀:“丫头,刚才是我太固执了,你的想法很好,要是需要帮忙研究面料,随时来找我。”林小满笑着点头:“谢谢赵师傅!以后我一定多向您请教,把传统工艺和数字技术结合得更好!”
一场小风波平息后,颁奖典礼正式开始。沈星晚作为博物馆馆长,亲自为林小满颁发“年度新锐设计师”奖杯——奖杯是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造型是一架微型缝纫机,机身刻着“传承创新”四个字,底座镶嵌着细小的苏绣纹样,既体现了行业传统,又彰显了环保理念。
林小满接过奖杯,激动得声音都在抖:“谢谢沈馆长,谢谢赵师傅!我以后会继续努力,把更多非遗元素融入数字时装,让中国的服装文化在元宇宙里发光发热!”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赵师傅也笑着鼓掌,眼里满是欣慰。
颁奖结束后,沈星晚陪着赵师傅在展厅里散步。看着一件件从传统到现代的服装展品,赵师傅感慨地说:“星晚,还是你们年轻人有眼光,知道跟着时代走。当年咱们为了一块好面料,要跑遍大半个中国,现在倒好,年轻人在电脑上就能设计出各种款式,还能卖到元宇宙里,真是不敢想啊。”
沈星晚笑着说:“时代在变,咱们的初心不能变。不管是手绘设计图还是数字技术,不管是实体服装还是数字时装,只要能做出让消费者喜欢、能传承文化的衣服,就是好的设计。您当年对工艺的坚守,才是咱们行业最宝贵的财富。”
陆战锋这时也走了过来,他穿着件深灰色的休闲夹克,袖口绣着细小的“暖福”logo,手里拿着杯温热的茶水,递给沈星晚:“聊了这么久,渴了吧?刚才小满跟我说,她想跟咱们集团合作,把数字时装和实体门店结合起来,让消费者既能在元宇宙试穿,又能在店里摸到真实面料,这个想法很不错。”
沈星晚接过茶水,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暖了胃也暖了心:“确实是个好想法,咱们可以支持她。当年咱们创业的时候,要是有人能这么支持咱们,也能少走很多弯路。现在咱们有能力了,就该多帮帮这些有想法的年轻人。”
赵师傅也跟着点头:“我也愿意帮忙,给他们讲讲传统工艺的知识,让数字时装更有内涵。咱们行业就是要这样,老带新,新促老,才能越来越好。”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博物馆的落地窗洒进来,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沈星晚看着展厅里满是时代印记的服装展品,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见证新品牌崛起不仅是看到行业的变迁,更是看到传承与创新的力量。当年她用一枚发夹打开市场,如今年轻设计师用数字时装开拓新领域,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但创业的初心、对服装的热爱,永远都不会变。
而身边的陆战锋,会永远陪着她,一起见证行业的每一次变迁,一起支持更多年轻设计师的梦想,让中国的服装行业在传承与创新中,继续乘风破浪,走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