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呀!”崔东柱喊住他道:“再快也不可能现在就走。我跟季院长说了,明天一早,院里派辆车送咱们仨去。”
“咱们仨?”耿耀阳惊讶道:“不是说就咱俩吗?还有谁?”
崔东柱道:“临时又加上了生产管理部的陈大勇,以后就咱们哥仨一起做伴了。”
陈大勇素来以大嘴巴好发牢骚出名,耿耀阳心道:“跟陈大勇在一起的话,单位里的奇闻异事应该能听到不少。”
既然已经确定明日赶赴褒北县,作为工程设计部的职工,临行前向苏迎汇报一声则是必须要走的常规程序。
耿耀阳从住办公楼回来后便直接来到部长办公室,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完完整整说了一遍后道:“苏部长,明天一早院里派车送我们去,项目完成以后我才能回来。”
苏迎紧蹙娥眉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道:“小耿,我知道你其实是想在设计部多学一点技术,并不愿意参加监督小组。是不是这样?”
苏迎身为自己的顶头上司,却没有替自己出头维护相应的利益。耿耀阳自然是有些不满,于是坦然道:“我是个普通职工,工作上得听你们领导的安排?你们让我干什么,我就得干什么,愿不愿意有什么用?”
苏迎展颜一笑道:“你看,我就知道你会有情绪的。”
“没有。”耿耀阳笑了笑道:“我没有情绪,也不敢有。”
苏迎会心一笑道:“老祖宗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你这次参与监督小组,对你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啥?都被发配了,竟然还能称之为机会?”耿耀阳哪里肯信,瞪起眼睛望着她道:“苏部长,您是领导,就不要开这种糊弄小孩的玩笑了。”
耿耀阳虽然出言顶撞,苏迎却并不着恼,莞尔一笑道:“都说人之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进入了社会参加工作,很多时候我们个人的命运并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而是只能被别人捏在手里任人摆布。”
耿耀阳见她说起了大道理,好奇地提起精神侧耳倾听。
苏迎继续说道:“你想在设计部学东西这很正常,但是去了监督项目小组依然离不开工程技术,而且还能接触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甚至可以说在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竣工、试车等各个阶段都能够参与,从而获取宝贵的历练和经验。”
尽管苏迎所说的话有某些忽悠的成分在里面,但大道理确实如此。耿耀阳听得不免有些意动。
苏迎见他听得进去,趁热打铁道:“你既然来到了咱院,就不能只想着学习一种本事,而是应该争取成为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
“对!”苏迎点头道:“其实咱们院稀缺的是熟悉行业发展趋势和工程项目整个建设过程,并且能够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在领导做出项目决策时提供准确可靠建议的人。”
“而这种人必须经历过多个项目建设的历练方能有此本事。”苏迎道:“你刚参加工作就遇到了这种机会,你说难得不难得?”
“得!”耿耀阳只觉好笑道:“苏迎这番话要是说给真正的年轻人,搞不好会把人家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可惜,这些话对我来说等于是放屁,嘛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