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的是,他恰好知道配方!
核心原料就是硅砂(野外花岗岩风化形成的白色沙粒,碾磨极细),加入约百分之十的煅烧贝壳粉(碳酸钙),百分之二十的煅烧海藻灰(提供碳酸钾),再掺入微量铅矿粉末(增加亮度和可塑性)。
混合后高温熔融,就能得到清澈明亮的“水晶玻璃”!
铅的加入不仅能让玻璃更亮,还能磨制出凹凸透镜,做成望远镜!
多数人只知道玻璃贵重,却不知它在化学世界里被称为“基础之母”。
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透明度,是观察实验过程的绝佳容器。
苏河制造玻璃,不仅是看中其商业价值,更是为了快速提升大明的工业基础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道理他再清楚不过。
皇城内,朱标已带沈万三沐浴更衣,焕然一新后,将其引至华盖殿面圣。
朱元璋端坐御案后,看似专注批阅奏折,实则眼角余光已将沈万三扫了好几遍。
“罪民沈万三,叩见陛下!”沈万三深深拜伏于地。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朱元璋翻动奏折的沙沙声。
这是他惯用的帝王心术——让臣子在等待中滋生敬畏。
一炷香时间悄然流逝。
朱标的眉头越皱越紧,终于忍不住出声:
“父皇!沈万三已跪候多时。再跪下去,恐伤其筋骨,不利后续为国效力!”
不知是受苏河影响日深,还是本性使然,朱标如今对父皇这套故弄玄虚的把戏越来越不耐烦。
有事说事,何必如此折腾?
“啧!标儿!”朱元璋猛地抬头,带着一丝被打断的不悦,“父皇这是……这是沉浸国事,一时忘神!沈万三,平身吧。”
他本想再端一端架子,但看到儿子不赞同的眼神,只得作罢。
沈万三如蒙大赦,颤巍巍站起身:“谢陛下隆恩!”
朱元璋的目光锐利如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奏折:
“沈万三,六年前你恃财僭越,妄图替朕犒赏三军,罪责难逃!朕念你今日或有可用之处,暂且不究。如今大明宝钞之困,你既已窥得门径,且说说看,有何速解之法?”
老朱旧事重提,意在施压。
沈万三心头一凛,连忙躬身:
“六年前是罪民咎由自取,陛下惩处得当!宝钞之困,根源在于国库金银储备不足,宝钞滥发,而市面货物总量未增,钱货失衡,以至宝钞信用动摇。经太子殿下引荐,幸得苏河小友点化,陛下只需行两步棋,便可破局!”
他刻意点出苏河,以增加分量。
“哦?又是那个苏河?”朱元璋果然被吸引了兴趣,“哪两步?速速道来!”
“其一,开源!大明境内金银矿有限,然海外富矿众多!罪民早年行商,知自闽粤、琼州南下,航行月余,可达数个小国组成的丰饶之地。其地物产丰饶,盛产中原所无之珍宝,更蕴藏大量高纯度金银矿脉!彼处小国林立,技术落后,常以物易物,混乱不堪。”
“其二,祸水外引!我大明可遣船队,携宝钞与奇货,与之贸易。告知其邦,大明宝钞乃多国通用之货币!以宝钞及奇货,换取彼处之真金白银,运回大明充盈国库!如此,多余宝钞流通于外邦,减轻我大明内压,而源源不断之金银则注入国库!长此以往,宝钞信用可逐步稳固,国库亦日益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