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胤看着道明远去的背影,眸中微光闪烁,似有云烟流转。
......
不久之后。
殷若拙便已在传令弟子的带领下,踏入了蜀山藏经阁三层的秘室当中。
看着前方一脸肃然的道明,殷若拙有些莫名。
他缓步上前,双手合十,恭敬行礼。
道明凝视良久,方沉声道:“今日召你前来,非为寻常授业。”话音微顿,目光如炬,“你可知《入道之法》?”
听到‘入道之法’这四个字,殷若拙面色微变,心中猛然一震,只觉血脉翻腾,一股激动之情涌上心头,几乎难以自持。
他强压心绪,声音微颤:“弟子略有所闻,听闻当年徐师祖与常师祖曾共参此法,乃蜀山最高心诀之一,非掌门亲传不授。”
道明闻言,看向殷若拙的眼中也带上了几分意外。
自己这最小的弟子才加入蜀山数年的时间,没曾想竟然就已然知晓如此隐秘之事,确有不凡之处。
他略一停顿,随即正色道:“不错,此法关乎蜀山气运,历年除却当初常师祖一代之外,仅授一人。”
“而今,为师已决定将此法授予与你。”
殷若拙闻言,双膝轰然跪地,已拜倒在道明身前。
“师尊.....此等重托,弟子何德何能!”殷若拙声音哽咽,纵有万般惶恐,亦难掩心中炽热。
道明抬手虚扶,目光深邃如渊:“此非恩赐,乃是你该得的。”
“你可知,就连那常胤常师祖,对你的评价都是极高,称你心性如磐,堪承大任。”
“如此一言,我又岂有不传你入道之法的理由?”
听着道明的话,本就惊诧的殷若拙,更是瞳孔一阵地震。
他的脑海之中,又回想起了一年之前,他在一众蜀山弟子当中,仰望着常胤身影的画面。
彼时的他,刚加入蜀山数年,虽然是道明的弟子,但在蜀山之中名气还不算大。
而那一天,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蜀山护道者。
就是那第一面,便给年纪小小的他,心中留下了无穷大的印象。
那伟岸的身影,至今还留存在他的心中,为他的修行带来无限的动力。
而就是这么一位对他而言近乎神明般的存在,竟在暗中关注过自己,并给予如此之高的评价。
这顿时让殷若拙心潮澎湃,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自心底升腾而起,贯通四肢百骸。
他指尖微微颤抖,抬头望向道明,眼中燃起灼灼光芒。
接下来,他没有再言语,只是重重叩首,以额触地。
以最赤诚的姿态,接受了道明的授予。
入道之法映入脑海之中的那一刻,殷若拙只觉识海轰然一震,无数玄奥符文如星河倾泻,在识海中流转不息。
之后,不知多长时间过去。
殷若拙缓缓睁开双眼,一道金光自眉心扩散,贯通全身经脉。
殷若拙只觉五感骤然清明,仿佛拨开云雾见月明。
此前参悟不透的剑意、气机流转之滞涩,此刻皆如冰雪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