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波兰当年不是被三家分,而是全境处于一个国家内,用不了三代人六十年时间,早就被同化熔炼干净了。
库尔德人但凡当年划界时不是被搅屎棍埋雷大师布列颠尼亚故意拆分到四国境内,也早就解决了。
只不过,这个道理虽然大家都知道。可事到如今,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迫于现实需求,却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知道这样竭泽而渔压榨波兰人,对于帝国将来的统治是饮鸩止渴的。
甚至最坏的情况下,如果这样逼迫波兰人中的觉醒者上战场当炮灰、被德玛尼亚人打死、而最终帝国却没有保住波兰的话……
那就相当于是枉做恶人、帮德玛尼亚人扫清了将来统治波兰地区的一部分障碍。
但他没得选,只能如此了。戈尔利采-匈牙利这一系列战役,歼灭了77万露军,全歼整个西南方面军。
原本地球历史上,露沙人随后死守波兰地区用到的部队,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靠布鲁西洛夫撤到波兰的2个整编集团军。
可这一世,那2个整编集团军,已经缩水到只剩5个师了……
少了那么多人,还要保证守住,可不得从波兰人头上就地征兵了!
而要这样大规模就地拉民兵,还不让波兰人多想、反抗,当然要先征波兰的文科知识分子,这样波兰人就没脑子去瞎胡思乱想了。
一套靠波兰本地人员和粮食、强化当地防御力、守住德玛尼亚人可能进攻的方案,渐渐在露军总司令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脑中清晰起来。
并且很快得到落实、执行。
露沙的战争机器再次加速运转,波兰地区的露军很快就从之前的不足一百万,增加到了一百好几十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兵,不断从波罗的海沿岸和基辅罗斯大平原抽人过来。
波兰本地的刺头和文科知识分子,也被大量强征入伍,并且在他们身后配备露沙本族人督促他们作战,一有挑唆闹事的,就把那些能说会道的家伙毙了。
……
“战役结束了,不过露沙人好像也及时调整了战略,他们在往波兰地区不断抽调军队补防。看来,兴登伯格元帅建议的‘利用此前南北两翼皆大捷的优势、对进夹击、最终在布列斯特要塞附近掐断敌波兰突出部’计划,有点难以执行了。”
几天之后的7月2日,也是匈牙利-罗马尼亚一系列战役结束后不久。
刚刚抵达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第6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就召见了自己的心腹鲁路修.冯.里特尔.亨特上校。
跟他通报了这条敌情动向,顺便也把总参谋部最近接到的下一阶段战役建议,转述给了鲁路修参详。
公爵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要听听鲁路修的意见,看看他对兴登伯格元帅的计划怎么看。再看看他对于目前的敌情变化,有没有什么应对之策。
鲁路修最近几天,其实并没有操心军务。战役结束后,他就在视察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看看生产恢复得怎么样,短期内有没有可能加大开采规模。
历史上,二战前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的巅峰产量,达到了每年1000多万桶,约200多万吨(原油1桶50加仑,约7桶折合1吨)
可惜如今才1915年,这里的油田年产才200多万桶,约30万吨。
也就是说,跟地球上25年之后相比,如今的油田开发率才25年后的六分之一。
如果努力扩大生产,不说直接扩大到6倍规模,但是在一两年内、比当前值翻一倍以上,应该还是做得到的。
只不过,需要相当的基础工业投入。这里面要用到的生产设备、勘探仪器、管道油罐,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工业订单,在战争年代,这些东西可不好协调。尤其帝国高层的人,可能还没有领会到大量燃油供应的巨大价值。
所以,鲁路修原本打算趁着7月上旬和中旬、部队可能要休整的机会,搜集完这边的情况后,就回国一趟想办法协调物资和设备订单。顺便也能了解一下自己投产了几个月的三相电弧炉炼钢厂的最新进度、再跟克虏伯谈更多深度合作。
但既然公爵殿下也来了,还问了自己一项军事方面的重大决策,鲁路修也不吝分出一些精力来,好好帮顶头上司分析一下。
他在稍稍梳理了一下公爵打探到的现状后,立刻就亮明了自己的态度:
“没想到露沙人反应那么快,在匈牙利和利沃夫这边惨败覆灭后,立刻就想到加强兵力固守波兰——但我认为,这不足为惧。
露沙人担心我们南北对进,掐断波兰,把大量兵力浪费在那里。那我们正好建议总参谋部改变计划,改为两翼齐飞、南北线各自沿着海岸线进一步扩大战果。
北线可以把波罗的海沿岸一路收入囊中,直到打到芬兰湾口。南线可以沿着黑海推进,先占敖德萨,再占克里木,随后逆流而上利用第聂伯河水系、配合正面地面进攻,图谋基辅罗斯大平原腹地。”
“什么你居然建议放弃兴登伯格元帅的波兰战役计划等等,你告诉我,你到底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还是真心觉得你的思路比兴登伯格元帅更对”
公爵也不由大吃一惊,不得不如此问道。
毕竟鲁普雷希特公爵也是很懂军事常识的,他和敌方的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一样,也一眼就能看穿“两翼齐飞、继续孤军深入”的方案有多少短板。
深入太深,光是后勤问题就不好解决。
尤其是针对鲁路修刚才提到了“敖德萨”这个地方,公爵甚至还针对性反过来提醒道:
“你是不是没仔细看地图你最好想想清楚:我们目前占领的利沃夫,可没有铁路直接通往敖德萨!要先从利沃夫去基辅,再从基辅转去敖德萨!
露沙人的铁路网很简陋,几乎每个地方都要经过其地区中枢转车,才能彼此联络。别看敖德萨距离罗马尼亚边境才100多公里,但那个路是真的烂。”
鲁路修:“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海军来运输补给啊——敖德萨难道不是一个海港吗没有直通利沃夫或者基希讷乌的铁路又如何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靠铁路来为攻城部队运输补给!”
公爵再次吃惊:“靠海军帝国在黑海根本就没有海上存在,全要靠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和奥斯曼人提供商船运输。至于海军,只有盟友奥斯曼人有点海军,还是靠着帝国战前卖给他们的2艘战巡和一堆老船——这些船敢说稳赢露沙人的黑海舰队么
而且,就算帝国能操控奥斯曼海军,侥幸取得一两场小胜,改变了黑海的海上力量平衡。要是布列颠尼亚人把他们在东地中海的海上力量、不惜代价突破进入黑海呢”
鲁路修:“布列颠尼亚人根本通过不了达达尼尔海峡。”
公爵:“如果,他们从希腊发起地面进攻、以图短时间内控制海峡、让舰队通过……”
鲁路修:“殿下,请相信我的判断,布列颠尼亚人连偷袭、短暂控制海峡都做不到。”
公爵没有再立刻反驳,而是稍微想了想,又换了一个话题:“好,黑海方向,我们暂时搁置争议,那么波罗的海方向呢布列颠尼亚人的舰队,无法通过丹麦海峡进入波罗的海,这一点不假。
帝国海军的主力,如果大部集中到波罗的海,也确实可以碾压露沙人的波罗的海舰队——可问题在于,里加湾和维斯比岛以北的海域,都被露沙人布满了水雷,只有露沙人才有穿越水雷区的航线图。
露沙人知道他们的海军不是帝国的对手,早早就把里加湾以北的波罗的海用水雷封死了。5月份的时候,海军的轻巡侦查舰队,曾经试图突入里加湾以北海域,但是失败了,还折损了少量轻型小舰。”
鲁路修:“那就研发一种新式的扫雷工具好了——这个课题,我还专门了解过,露沙人封锁里加湾、芬兰湾和波得尼亚湾的水雷,主要是锚雷。
也就是那种底部连接一根钢缆、绑在沉底的锚定重物上面,然后调节好钢缆的长度,让浮力扯着雷体在水中一定的深度悬浮,这个深度一般都比军舰的吃水稍浅一些,只要撞上了就会爆炸。
至于更复杂的引信,以露沙人的技术实力貌似还做不出来,他们只能造触发式的水雷。而这种水雷,我觉得应该是有办法破解的——就算无法破解,那我们还能在黑海方向‘单翼单飞’,如果能够破解,波罗的海那边也能‘两翼齐飞’。露沙人想在波兰留两百万人也好,三百万人也好,让他们留好了,正好在那儿吃干饭不干活。”
——
ps:今天就这样了。
现写的,可能稍微有一点点累赘。
明天早上8点的更新也别等了,明天中午再来看好了。因为完全没存稿了,得明早起床后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