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早期航母,大多数都是从失败的重巡改过来的。正是因为重巡造出来了、结果没用,各国才会想着废物利用去改航母。
有些时候,颠覆式创新,就是要从试错的无用废物里孵化出来的。不肯造无用,全都追求高效率,百齐放的创新也就没有了。
不说此举导致布国以后永远失去航母线,但因为这一决策,导致布系航母线拖延三五年时间,那是肯定有的。原本1915年开始造未来用于航母的废壳子,如今至少要拖到战争结束后,估计1919或者1920,布国才有资源动这个心思了。
然而,即便此时此刻、沃顿.斯宾塞大臣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表示愿意彻底砍掉全部5艘重巡建造计划、以及重巡这条科技树。
军备大臣劳合.乔治在核算了一下之后,却仍然觉得海军的牺牲还不够。
“要给20个师提供额外的大炮和机枪,那至少是500门以上的火炮、数千挺机枪,还有其他配套的弹药和物资,仅仅砍掉5艘重巡计划以及后续研发,根本凑不出那么多资源和产能!而且殖民地军队的武器也要我们负责,海军至少再砍掉一份跟刚才相当的资源预算!”
劳合乔治说这话时,语气冰冷,公事公办。
沃顿.斯宾塞再次尝试据理力争,最后还是得不到支持,他只能一咬牙,再次抛出一个之前就想过、但不到迫不得已实在不愿拿出来的条件:
“海军愿意取消后续计划好的全部18艘潜艇建造计划,以及后续的各种特型潜艇研发试制计划!并承诺在本次战争期间,不再建造潜艇!”
沃顿做出这个承诺后,军备部和陆军部核算一番,总算能把这个账算过来了。
而沃顿的抉择,也算是符合当下形势的。
潜艇,本就是海军弱国对付海军强国用的。布国皇家海军根本不需要靠潜艇来打击德玛尼亚人的商船,所以潜艇只能用来设伏偷袭。
战列舰是用来舰队决战的,战巡是用来追杀和反破袭的,轻巡是用来干掉敌军大量雷击屏卫舰的,驱逐是用来担当屏卫和雷击的。
这四条科技树,是海军保底所需的最低限度,绝不能砍。算来算去,为了避免影响决战战斗力,只能永砍重巡和潜艇了。
这场白金汉宫里的分责背锅谈判,最终以如此形式落幕。
直到战争结束,布国都不会有新的重巡、潜艇了,也由此蝴蝶效应导致不会有新的专业航母了。(还是有可能出现用商船壳改装的实验性航母的,因为布国的老旧报废大吨位商船库存很多。但是那种航母结构强度、航速都超级烂,没法用来打仗,只能做舰载机起降试验)
……
布列颠尼亚人内部分完锅后,自然要立刻去盟友那里搅屎化缘。
外交大臣贝尔福先去找了法兰克人,费尽三寸不烂之舌,一开始倒也说得法兰克人颇为意动。
贝尔福还说,只要法兰克出兵30万,布列颠尼亚会考虑把西非洲毛里塔尼亚的部分地区交给法国,让法兰克人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西非的塞内加尔能连起来——但事实上,这个条件完全没什么价值,因为毛里塔尼亚连接阿尔及利亚和塞内加尔的内陆地带,主要是撒哈拉大沙漠的一部分。
只要法兰克肯,具体从毛里塔尼亚割哪些地方、割多大,还可以细细商量。
然而,这个紧急谈判仅仅持续了几天,最后就因为一桩变故,而不得不放弃。
原因是7月下旬的时候,法兰克人在阿图瓦地区发动的一场对德玛尼亚占领军的反攻,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故。
所谓的“意想不到”,当然不是指法军再次惨败、并且伤亡惨重了。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儿,他们都惨败了半年了,还损失了40万人,都习惯了。
真正意想不到的细节,在于法军这次进攻、与敌军填线部队交火时,居然遇到了拿着莫辛纳甘和1910马克沁重机枪的敌人!
毛瑟g98的枪声和莫辛纳甘还是有挺大区别的,尤其当战斗规模够大,一片战区上有成百上千的莫辛纳甘一起开火时,想不注意到都难。
法兰克人对阿图瓦的进攻持续了数日,死伤了数千人,也杀敌过千,并且在偶然的机会下,活捉了敌军几小撮填线俘虏。
看着战场上遗落捡到的至少上百把莫辛纳甘和几挺1910重机枪实物,再加上那几十个操着露语的俘虏,法军将领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他们严厉地拷问了俘虏、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最后得到的答案却是:“沙皇残暴、无节制地想要开疆拓土,对巴尔干用兵,不把人民当人!我们已经加入了反抗沙皇的军队,将来要跟着盟友一起杀回彼得堡、处决暴君!
你们这些法兰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找德玛尼亚人报仇,怂恿暴君进攻巴尔干!”
法军将领听后,简直气得七窍生烟。
最后严刑拷问,才确认已经有至少团级规模的露沙俘虏被德玛尼亚人改造、紧急填线到了阿图瓦和香槟前线。
法兰克人死了好几千人,其中有一小半是被改造后填线的露沙战俘打死的,露沙战俘也在填线中死了几百个,伤病则更多。
这个结果,暂时严重损害了法露关系,也让本就疲于进攻的法军底层官兵出现了小范围动摇。规模和烈度虽然不能与地球历史上1917年的“贵妇小径战役”那么夸张,但也必须引起高层的重视了。
在法兰克这种自由散漫的国家,民心的问题是很容易被放大的,一群政客和议员又开始扯皮,为了避免人心浮动,暂时只好冻结一切和露沙人的直接合作。
如此一来,布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说破了嘴皮子说来的“求法援露”计划,不得不搁浅泡汤。
而且因为时间上的耽误,海军大臣沃顿的达达尼尔海峡登陆计划,也不得不再次拖延了至少20天。
法兰克人不肯出兵,贝尔福才再次急急忙忙找到意呆利人,许以重利,说什么“只要意呆利出兵30万,不管结果如何,不管伊松佐河前线有没有进展,布列颠尼亚都把埃及亚历山大港以西120公里更西边的沿海土地,都割让给意呆利”。
最终,贪图土地利益的意呆利人终于上钩,表示尽快派出20个师、30万人,加上布国给他们的一些老式战舰护航,去东地中海参加登陆战。
但也正因为布国筹划阶段的拖延,他们的这场登陆战,注定无法以“一战中第一场大规模登陆战”的姿态载入史册了。
因为德玛尼亚人已经在他们之前、在黑海沿岸,发动了一场针对露沙人的多兵种合作战役,而且还辅之以两场配合性的佯攻动作。
而这一切的策划者,正是德玛尼亚第6集团军的参谋、鲁路修.冯.里特尔.亨特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