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安示意他坐下:“什么事?”
高笠深吸一口气:“高笠想请娘娘为我在吏部美言几句,希望能外放历练,从最基层的官吏做起。”
这话让李知安有些意外:“为什么?以你的出身,完全可以在京中谋个不错的差事。”
“正因为出身太好,所以更需要磨练。”高笠认真地说道,“在民学监这段时间,高笠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其在京中混日子,不如到地方去真正做些实事。”
春夏忍不住说道:“高公子,外放可是很辛苦的,尤其是从底层做起…”
“越是辛苦,越能磨练人。”高笠坚持道,“高笠已经想清楚了。”
李知安仔细端详着高笠,发现他眼中确实多了几分以前没有的坚毅。
“你父亲知道你的想法吗?”
高笠苦笑:“父亲肯定不会同意。但高笠已经成年,有权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李知安沉思片刻:“既然你已经想清楚了,我可以帮你与吏部商议。不过,外放之后的路要靠你自己走,我不会给你任何特殊照顾。”
“高笠明白!”高笠起身郑重行礼,“多谢娘娘成全!”
处理完这些事务,李知安又在民学监里转了一圈。
看到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样子,她心中满是欣慰。
但同时,越秀遇到的问题也让她深思。
民学监的学子们将来进入官场,必然会面临各种质疑和挑战。
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保持初心的同时,也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立足,这是一个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
回到东宫后,李知安将今日的见闻告诉了齐逾。
“民学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齐逾放下手中的奏章,“不过,阻力也会越来越大。”
“我知道。”李知安点头,“新旧势力的冲突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你有什么想法?”
李知安想了想:“我在考虑,是否可以在各州府设立分院,让民学监的理念逐步推广。但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朝廷的支持。”
齐逾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这个想法不错,但确实需要循序渐进。不如先选几个条件成熟的州府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合适?”
“江南几府民风开放,商业发达,应该比较容易接受新理念。还有一些边境州府,需要实用人才,也可以考虑。”
两人正讨论着,凌云突然出现在门外。
“殿下,有紧急情况汇报。”
齐逾示意他进来:“说。”
凌云快步走到齐逾身边,低声汇报:“四方馆内部出现分歧,西昭副使段烈与正使萧远山发生激烈争执。段烈似乎对国师的策略产生怀疑,有意寻求改变。”
齐逾和李知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趣。
“详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