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安接过话本翻了翻,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写得也太夸张了,什么起死回生,妙手回春。
"
"但是很有意思啊。
"
柳若薇凑过来,
"你看这里,女医师还开了医馆,专门给穷人看病。
"
"这倒是个好想法。
"
李知安若有所思,
"我一直想着要不要在京城开个医馆。
"
"真的吗?那太好了!
"
柳若薇兴奋地拍手,
"到时候我也去帮忙。
"
两姐妹聊到深夜,李知安的疲惫一扫而空。
次日。
翰林院内,越秀身着崭新的官服,手中捧着任命书,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恭喜越秀姑娘,不,应该称呼越修撰了。”李知安笑着走进翰林院,身后跟着春夏。
越秀连忙行礼:“多谢太子妃栽培之恩,若非民学监的教导,学生断不会有今日。”
“你的才华有目共睹,这是你应得的。”李知安拉起她的手,“不过初入翰林院,切记谦逊低调,多听多看少说话。”
越秀认真点头:“学生明白。”
正说着,翰林院掌院学士王大人走了过来,脸色有些复杂。
“太子妃,下官有话想说。”王大人犹豫了一下,“朝中已有风声,说女子入翰林院有违祖制,恐怕会有人上奏。”
李知安眉头微皱:“王大人的意思是?”
“下官并非反对越修撰,她的才学确实出众。只是担心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王大人叹了口气,“翰林院向来清贵,若是闹出风波,对越修撰本人也不好。”
越秀脸色微变,紧握双手。
李知安看了看越秀,又看向王大人:“既然太子殿下已经下旨任命,那就没有什么好争议的。王大人,还请多多照顾越修撰。”
“自然,自然。”王大人连连点头。
离开翰林院后,越秀有些忐忑:“太子妃,我会不会给您添麻烦?”
“胡说什么。”李知安拍拍她的肩膀,“路本就不好走,但总要有人先走。你安心做事就是,其他的不用担心。”
下午,李知安来到城外的一处驿站,高笠正在这里等候。明日他就要启程赴任江南。
“见过太子妃。”高笠恭敬行礼,比起初入民学监时的傲慢,如今的他沉稳了许多。
“一路顺风。”李知安递给他一个包袱,“里面是一些药材和银票,路上用得着。”
高笠接过包袱,眼中闪过感激:“太子妃的恩情,高笠永生难忘。”
“记住在民学监学到的东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李知安认真叮嘱,“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学生谨记。”高笠重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