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几个年轻的太医面露不忿,他们中有人曾受过李知安指点,对她十分信服。
“刘太医此言差矣!”一个姓王的年轻医官站出来,“医者父母心,病人哪有高低贵贱之分?能用所学救助更多人,乃我辈之幸事,何谈有失身份?”
“你!”刘太医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好了。”李知安淡淡地开口,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她扫视了一圈众人,最后视线落在刘太医身上:“刘太医觉得为百姓看诊有失身份,本宫却不这么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大安的根基,正是这些被你们看不起的寻常百姓。”
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本宫并非强求,此事全凭自愿。凡参与义诊者,本宫会亲自记录在册,作为日后考评的依据之一。”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第一次义诊,本宫会亲自去。若有人觉得与本宫一同为民诊病,也是一件有失身份的事,那便算了。”
这话一出,原本还想说什么的刘太医等人,顿时把话都咽了回去。
开什么玩笑?连太子妃都亲自去了,他们谁还敢说这是“有失身份”?那不是明摆着打太子妃的脸吗?
太医正立刻躬身:“娘娘高义,老臣愿追随娘娘,为京中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了他带头,那几个年轻太医也立刻响应,一时间,附和之声不绝。
刘太医几人面面相觑,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也只能不情不愿地拱手称是。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晚,李知安将此事告诉齐逾时,他正临窗看一封密报。
听完她的叙述,齐逾放下密报,走到她身边,伸手将她微凉的指尖握进掌心。
“孤就知道,我的太子妃,从不是囿于深宫的寻常女子。”他的声音里带着暖意,“你想做,便放手去做。银钱方面不必担心,东宫内帑可随意支取。药材若有短缺,孤让凌风去办。”
“不用那么麻烦,”李知安眉眼弯弯,“我的万宝商行就有药材行,直接从那边调拨就是,还能省下不少成本。”
齐逾失笑,捏了捏她的手:“好,都听你的。孤的太子妃,不仅心善,还很会持家。”
李知安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抽回手嗔了他一眼。
三日后,京城南门附近的一处空置的官房外,挂起了“太医院义诊”的旗幡。
附近的百姓起初还不敢相信,探头探脑地张望。当看到平日里只在传说中听过的太医们真的坐在案后,特别是看到那位美得不像真人的太子妃娘娘也亲切地为一个老婆婆诊脉时,人群瞬间就沸腾了。
“天呐,真的是太子妃娘娘!”
“娘娘真是活菩萨啊!”
李知安没有理会周围的喧嚣,她专注地为面前的病人诊脉,详细询问病情,然后开出药方。旁边的春夏和几个小丫鬟负责维持秩序,万宝商行的伙计则在一旁按方抓药,一切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