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001f然而,大安朝廷的旨意向来不容置喙,不满的声音很快便被压了下去。
表面上,边市依旧车水马龙,货物往来不绝,一派繁荣景象。
但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一股紧张的气氛却悄然弥漫开来。
监察司的暗桩,早已如蛛网般铺设在边市的各个角落。
他们明面上是普通商贩、脚夫,甚至酒楼伙计,暗地里却时刻警惕着任何异常动向。
齐逾下达严查药材的旨意后,监察司的探子们更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所有与西昭有关的商队和人员身上。
果然,他们很快便发现了一些端倪。
西昭的商队,一向以彪悍粗犷著称,但最近却出现了一些举止异常的队伍。
他们表面上进行正常的货物交易,但私下里,却频繁地接触边市的小吏,甚至不惜重金收买,打探边境货物流向的详细信息。
更令人警觉的是,有几支商队在边境巡逻时,被暗桩发现他们并非专注于货物运输,而是鬼鬼祟祟地对边境地形进行测绘,甚至绘制简易的地图。
这些异常情况,很快便汇总到了凌云手中。
凌云深知这些细节意味着什么,西昭的细作,正在借着商贸往来之便,刺探大安的边防虚实。
他没有急于动手。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些细作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更为庞大的网络。
如果只是抓捕几个小喽啰,只会打草惊蛇,让真正的幕后主使潜伏得更深。
“放长线钓大鱼。”凌云对麾下的监察司暗桩下达了指示。
暗桩们依照凌云的部署,不动声色地继续观察,甚至偶尔“配合”那些细作,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以此让他们放松警惕。
他们跟踪那些被收买的小吏,顺藤摸瓜,一点点摸清了西昭细作在边市的联络网,以及他们与背后组织的接头方式。
经过半月有余的缜密布局,一个完整的细作网络终于浮出了水面。
凌云确认,这些细作并非普通的探子,而是与西昭国师麾下的“影狐”残余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影狐”组织在大安覆灭后,其残余势力一直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
如今,他们利用边市的便利,再次将触角伸向大安。
时机成熟。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凌云亲自率领监察司的精锐,对边市内的细作窝点展开了突袭。
行动干净利落,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七名西昭细作,包括几名伪装成商队头目的骨干,被一网打尽。
在审讯中,这些细作嘴硬得很,但监察司的手段并非他们所能承受。
很快,他们便供认不讳,不仅承认了自己测绘边境地形、收买边市小吏的行为,更交代了他们与“影狐”组织秘密联络的方式和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