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看到他们立刻迎上来,询问几人吃了没有啊。
看到马宴楼背着人,还赶紧拿了一个凳子出来让江胜坐下。
马宴楼也没客气,把江胜放在凳子上,凑到马兰身边聊天。
询问有没有马家屯的信与包裹,别说,还真有。
不过这次没有陆青青的,是其他知青的信,包裹没有。
马宴楼把信一一检查后签下大名,把信件收进包里。
马宴楼这边才忙完,就看到马宴山坐在拖拉机上从远处驰过来。
拖拉机在几人面前停下,马宴河立刻从拖拉机上跳下来,帮着把江胜抬上去。
忙完才对陆青青说道:“妹子,你坐到前面吧,后面人多。”
“行啊。”陆青青爽快接受马宴河的好意,实在是后面坐的都是一群大男人。
陆青青往里面一坐,怎么看都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错觉。
马宴山那个伤员也在后面半靠着,坐在后面不仅人多,还挤,还与一群大男人挤。
王秋也想坐前面,被拒绝,直接给安排坐到最后面,靠着后面的车斗子,还说挤不到她。
王秋:双标狗!
拖车机驰出青山公社,沿着公路向前飞驰,把他们送到山脚下后,停车等着他们下来。
马宴山与司机聊了几句,就笑呵呵的坐上坐上担架,被人抬着进山。
至于江胜,自然也是那待遇,只不过马宴山是免费,江胜是付费。
马宴山的担架抬的特别的稳,江胜的担架那叫一个巅啊。
双标算是被马家屯的男人玩的明明白白。
路上,陆青青借着聊天的机会向马宴河打听老姑婆山的位置。
说到这片山,马宴河很熟悉,几乎走遍了,老姑婆山靠近第一大队。
这座山名也有来历,据说啊,当年有位老姑婆,八十有几,预感大限将至。
知道生命要走到尽头,老人家最放不下的就是娘家,很想回家看看。
但是家里儿孙不同意啊,翻山越岭的不说山路难走,他们还怕老人死在半道上呢。
老人一看你们不送我回去,那我自己回去,于是迈着小脚独自回娘家了。
正常人八十几上下山都困难,何况是一位小脚老太太,还没走一半呢,老人家走不动了。
于是老人家坐在山上伤心的放声大哭,哭声感动了山神,山神就用大法力把老人家送到了娘家村附近。
也就是第一大队附近,那座山就是因此而得名。
陆青青听着马宴河的讲述,觉得很扯,这传说也有信?
不管信不信吧,反正山名来了,一直沿用到现在。
陆青青想到情报系统说老姑婆山有枪战,会是谁引起的呢?
“我跟你说啊,老姑婆山可是一座富山,那山上野菜野鸡野兔特别多,蘑菇也多。
可以说饥荒最厉害的那几年,第一大队就是靠着那座山养活。
第一大队也是那几年饿死人最少的大队之一。”
“咱们屯子呢?”陆青青问。
“咱们屯子就没饿死人,不仅没有饿死人,还给住在城里的,驻在海岛的,还有在其他部队的兄弟寄了不少吃食。
咱们大队附近的山也很富,咱们挖的野菜晒干了成包成包的往外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