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专家戴上老花镜,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份匪夷所思的测试报告,又拿起那个连接件,用手反复摩挲。
“小杜……你……你是怎么做到的?”他抬起头,看着杜宇澤,眼神里充满了震撼和不解。
“我只是找到了一个新的思路,并且幸运地实现了它。”杜宇泽没有过多解释。
“思路……幸运……”老专家苦笑了一下,“我搞了一辈子材料力学,我的所有理论,在你这个‘幸运’面前,都成了笑话。”
他放下报告,对身边的团队成员大声说:“都别愣着了!马上更换结构件!重新进行全机静力测试!快!”
整个“天剑”项目组,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有了新的材料,谐振问题迎刃而解。杜宇泽提出的结构加强方案,只用了不到两天就通过了所有的地面测试和验证。
一个星期后。
还是那间会议室。
王将军、林振华,以及所有的项目高层,再次齐聚一堂。
气氛和上次截然不同,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复杂的神情,既有期待,也有掩饰不住的好奇。
杜宇泽再次走上发言台。
他没有说任何废话,直接将新材料的测试报告和“天剑”加强方案的验证结果,投射到了大屏幕上。
当那段“会思考的金属”在显微镜下的视频播放出来时,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种超越时代的“黑科技”给镇住了。
“……经最终验证,在换装了新型‘自适应超晶格复合材料’结构件后,‘天剑’原型机的结构谐振风险已完全消除。其机体强度极限,甚至比原设计提升了百分之二百。”
杜宇泽平静地做完了总结。
“我建议,可以立即重启后续试飞计划。”
他说完,走下发言台。
会议室里沉默了足足半分钟。
最后,是王将军,第一个站起来,用力地鼓掌。
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了整个会议室。这一次的掌声,比首飞成功时更加热烈,更加发自内心。
如果说第一次的成功,大家佩服的是杜宇泽的才华。那么这一次,他们敬畏的,是杜宇泽那种化腐朽为神奇,凭空创造奇迹的能力。
“好!好!好!”王将军连说三个好字,“我收回我之前所有的疑虑!杜宇泽同志,你又给我们上了一课!”
他转向林振华:“老林,你赌赢了!这小子,是个宝藏!”
林振华笑了,笑得很开怀。
“后续的轨道试飞,定在下周一。”王将军当场拍板,“我们需要尽快看到它翱翔在太空中的样子!”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杜宇泽走出会议室,长出了一口气。最大的危机,总算是解除了。
他的积分,虽然从一百万掉到了九十七万,但“天剑”项目,却因此变得更加完美,更加强大。这笔交易,不亏。
他回到自己的工作间,准备梳理一下接下来的轨道试飞流程。
夜色渐深。
他并不知道,在他解决了来自技术层面的危机时,一个来自物理层面的、更加致命的危险,正在悄然逼近。
基地外围,一道黑影,如同一片没有重量的叶子,悄无声息地越过了三米高的电网,没有触发任何警报。
黑影落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他抬起头,看向基地中心那栋灯火通明的实验大楼,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
他的任务目标只有一个。
杜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