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天,杜宇泽把自己完全锁在了经过最高级别安全加固的私人工作间里。
他像一个饥渴的旅人,一头扎进了名为“可控聚变”的知识海洋。那一百万积分换来的,远不止是一份设计图,它是一个文明对能源认知的终极结晶,是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的宏伟史诗。
他废寝忘食,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系统传输过来的海量信息在他的意识中被分解、重组、消化。
然而,越是深入,杜宇泽的心情就越是沉重。
他原以为,拿到图纸,就像拿到了通关攻略,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地造出来就行。可现在他才明白,他拿到的不是攻略,而是一本用神明语言写成的天书。
“系统,这……这根本不是我们这个时代能造出来的东西。”
第四天凌晨,杜宇泽终于从信息的海洋里挣脱出来,他靠在椅子上,声音里带着一丝罕见的疲惫和震撼。
白板上,已经被他写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名词。
【近常温超导磁约束线圈】,【中子嬗变抑制第一壁】,【量子泡沫稳定场发生器】,【高频阿尔法粒子加热系统】……
每一个词,都代表着一个目前地球上根本不存在的技术领域。
就拿最基础的磁约束线圈来说,图纸上要求的超导材料,需要在零下三十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就能实现零电阻。而目前人类最顶尖的实验室,还在为了将超导温度从零下两百多度提升到零下一百多度而绞尽脑汁。
更别提那个用来直接面对亿度高温等离子体的“第一壁”材料,它需要在承受堪比太阳核心的中子流轰击下,自身原子不发生嬗变,不会变成一堆无用的放射性废料。这简直是在挑战物质结构的基本法则。
【是的。】系统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该技术来自于一个已经掌握了恒星际航行能力的文明。以当前地球的工业和理论水平,直接建造完整的可控聚变引擎,成功率为零。】
“成功率为零……”杜宇泽咀嚼着这几个字,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无力感。
就像一个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突然拿到了一张航天飞机的设计图。他看得懂每一个零件的形状,却不知道什么是合金,什么是火箭燃料,什么是集成电路。
他甚至连制造工具的工具都没有。
难道,父亲的梦想,自己的复仇,就只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幻影?
不。
杜宇泽猛地坐直了身体。他眼神中的迷茫和无力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不服输的执拗。
他杜宇泽,从来就不是一个会被困难吓倒的人。
完整的造不出来,不代表什么都做不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航天飞机造不出来,难道还造不出一个能飞的木头翅膀吗?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审视那庞大的技术树。他要做的,不是一步登天,而是找到那个最底层的、可以攀爬的第一个台阶。
“系统,我需要一个建议。在现有技术和资源框架下,我能做的第一步是什么?”
【建议:放弃直接建造用于能量输出的引擎。】系统回答道,【转而建造一个小型化的、以验证物理原理为目的的实验性装置。】
“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