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开始了。
主屏幕上,虚拟的“轩辕”装置开始运行。一切流程都和第二次实验一模一样,唯一的变量,就是杜宇泽编写的那套全新的、被他命名为“禹”的控制算法。
“禹”,取意大禹治水,疏堵结合。
虚拟的等离子体光环形成,温度、密度等各项参数都和真实实验中完全一致。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锁定在那张中子通量稳定性的曲线上。
在旧的算法下,这条曲线在放大后,会呈现出明显的高频“毛刺”。
而现在,在新算法的控制下,那条曲线……
平滑得像用尺子画出来的一样!
这也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部分简直和假的一样。
即使将它放大一百倍,一千倍,那条线依然是一条完美的直线,没有任何可见的波动。
“天哪……”陈博士发出了梦呓般的呻吟。
“波动……波动消失了!”
“这……这怎么可能?它真的预测到了湍流的演化?”
控制大厅里,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如果说之前Q值大于1是惊喜,那眼前的这一幕,就是神迹!
他们看着那条完美的直线,再看看站在主控台前,神情平静的杜宇泽,眼神里已经不是敬畏,而是近乎于崇拜了。
这个年轻人,再一次用凡人无法理解的方式,解决了一个世界级的物理学难题。
“这……这已经不是算法了,这简直是一门新的物理学!”一位老教授喃喃自语,他看着屏幕上那些陌生的控制逻辑,感觉自己几十年来建立的知识体系,都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仿真结果很好。”杜宇泽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他环视了一圈目瞪口呆的众人,“但这还不够,我需要真实的实验数据来验证它。准备第三次实验。”
“现在?”林振华有些担忧地看着杜宇泽,“你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不用。”杜宇泽摇了摇头,眼中燃烧着一股狂热的火焰,“我等不了了。我必须立刻知道,‘禹’,到底能不能驯服那头真正的猛兽。”
他的坚持,无人能够反驳。
仅仅经过了半天的准备,第三次点火实验,仓促而又充满期待地开始了。
控制大厅里的气氛,已经无法用紧张来形容,那是一种近乎于宗教仪式般的肃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即将见证的,可能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科学实验。
“……点火!”
轰鸣声第三次响起。
当那圈熟悉的等离子体光环在真空室中央亮起时,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这一次,所有人都看出了不同。
肉眼可见的,光环变得异常“安静”。它的边缘不再有任何细微的抖动,光芒也变得更加纯粹和稳定,就像一颗被镶嵌在宇宙中心的,完美的宝石。
“计时开始!”
“中子通量曲线……完美平滑!没有任何波动!”
“成功了!‘禹’算法成功了!”
实验才刚刚开始,大厅里已经爆发出了一阵压抑的欢呼!那个困扰了他们一个星期的幽灵,被彻底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