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的嘴角上扬,微微抬起头看了一眼朱欢,正好朱欢也看向他。
二人的眼中噙着笑意,终于,迁都这件事被他们办成了!
一切,尽在不言中。
朝议结束,心情不错的朱欢回到武英殿处理政务,笔杆子还未握热,兵部尚书赵杰就来了。
“臣赵杰,拜见陛下!”
见赵杰来了朱欢面含微笑道:“赵大人,你来得正好,迁都事关重大,朕正好有些路线问题要与你讲。”
赵杰闻言有些尴尬,道:“陛下,臣来拜见陛下是为了孟淮的事情。”
孟淮?
朱欢的脸上瞬间笑容消失,道:“孟淮已经伏法,你还要说什么?”
孟淮纵容兵卒洗劫大兴县城,死不足惜,朱欢对孟淮没有半点的可惜。
赵杰往前走了一步,道:“陛下,迁都在即,那孟淮的尸首还悬挂在京城中,臣想请陛下开恩,准许臣为孟淮收殓尸首。”
见朱欢的脸色不大对,赵杰连忙解释道:“陛下,臣对孟淮绝没有半点的同情,只是近来有百姓反映,孟淮的尸首悬于闹市,天气日渐炎热,尸体腐坏。”
“倘若尸体继续腐败,容易造成疫病流行,所以为了百姓安危,臣恳请陛下开恩!”
朱欢听赵杰解释完,难看的脸色才稍稍地平复:“孟淮,乱臣贼子也!与他一起行凶的许淼祸乱江南,带朕迁都之后,定捉拿许淼处死!”
顿了顿,朱欢又道:“孟淮死不足惜,但既然百姓担心疫病,三日后,你派人去收了孟淮的尸体葬了吧!”
赵杰在武英殿又停留了半个时辰,才离开皇宫。
皇宫外,一身戎装的武官等在宫外,眉头紧蹙心事重重。
终于,等到赵杰出来,他才快步迎了上去。
“赵大人,事情怎么样了?”
赵杰往后面看了一眼,拉住了武官的胳膊:“走,去车上说!”
二人上了马车,面对着武官的一脸期盼,赵杰方悠悠说道:“陛下开恩,准许三日后为孟淮收尸,谢大人,你去做吧!”
武官闻言喜形于色,不住地向赵杰道谢:“末将多谢赵大人,为孟兄家眷谢过赵大人!”
赵杰摆了摆手,道:“谢大人言重了!孟淮虽有错,但他能领着勤王军勤王,事后愿意主动到京城,证明他心中有朝廷。”
“唉……只可惜他惹到了国丈,皇后娘娘八月就要诞下龙种,这个节骨眼上陛下不可能放过他。”
赵杰对面的武官名叫谢楠,任京城五城兵马司北城指挥使,与孟淮是同乡。
二人关系密切,从小一起长大,后来谢楠因缘际会入京做了京官,孟淮则留在东海任职。
赵杰轻声叮嘱道:“陛下开恩没有牵连到孟淮家眷,他家眷那边有劳谢大人多多帮扶。”
顿了顿,赵杰话锋一转:“谢大人,有件事你早晚要知道,本官便对你直说了,你是个人才,有情有义。陛下已经决定迁都,是去是留你要想好,莫要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迁都?!”
谢楠吓了一跳,道:“为何要迁都?辽东林总兵不是已经出兵,只要坚持下去等到联动军来,北蛮自然会撤兵啊!”
赵杰闻言一声叹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总而言之你要想好是随着陛下南迁,还是留在京城抵御北蛮,本官言尽于此。”
留在京城有机会建功立业,只要能守住京城,日后谢楠从五城兵马司调入中央军不是问题。
但守不住京城的话,谢楠,以及留守在京城的将官可就惨了,九死一生。
谢楠低下头,面色极为难看,喃喃自语。
“京城几十万百姓,陛下说舍弃就舍弃了?北蛮残暴,一旦城破,留下的百姓岂不是成了人家案板上的鱼肉?”
谢楠本就对朝廷对皇帝不满,骤然听到要迁都的消息,更加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