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提起裙摆,脚步轻快地向后院走去,心中已开始盘算,下次去城西园子时,该给那位看似清冷、实则护短至极的未来夫君,带点什么他喜欢的点心去才好。
慈宁宫内。
太后斜倚在软榻上,听着心腹嬷嬷禀报宫外关于李弘“意外”断腿以及李家匆忙前往卫府致歉的种种传闻。
她捻着佛珠的手微微停顿,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最终只是淡淡地挥了挥手。
“小孩子家打打闹闹,吃了亏,长了记性便好。李家那小子,平日里也是个不省心的,此番受些教训,未必是坏事。”
太后语气平和,仿佛在说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至于霁儿那边……他既然出手了,自有他的道理。此事不必深究,也不必理会。”
在她看来,一个尚书之子与一位皇子的未来正妃起冲突,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裴霁出手惩戒,维护皇家颜面与未来妻室,在她看来并无不妥。
只要不闹得太大,影响朝局稳定,她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嬷嬷连忙应“是”,心中却对那位看似沉寂的大皇子更多了几分敬畏。
太后沉吟片刻,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道。
“说起来,霁儿的婚事既然定了,总住在宫里或是那城西的园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身为皇长子,即便……也该有个亲王的体面,开府建牙,才像样子。”
她转头对身旁侍立的大宫女吩咐道。
“去请皇帝过来一趟,就说哀家有事与他商量。”
不多时,皇帝便来到了慈宁宫。
太后将欲封裴霁为王赐建府邸的想法说了出来。
皇帝听完,略一思忖,便点头应允。
“母后思虑周详。霁儿年纪确实不小了,如今又定了婚事,是该有个自己的府邸,只是他腿脚不便,这府邸的选址和营造,需得多费些心思,务求方便宜居。”
他对此事并无异议。
一来,这符合皇室规制,彰显天家对皇长子的恩宠,堵住悠悠众口。
二来,将裴霁正式封王赐府,也是将他进一步纳入皇室正常的体系之内,看似抬举,实则在某些层面上,也是一种更规范的“安置”与“观察”。
一个有了正式王府和属官的王爷,总比一个行踪不定、常居宫外园子的皇子,更便于掌控。
“皇帝所言极是。”
太后见皇帝答应得爽快,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那便着内务府尽快拟个章程上来,至于封号……皇帝你看?”
皇帝略微沉吟,“便封为宁王,愿他日后生活安宁顺遂,府邸选址,就在离皇宫稍近、环境又清幽些的永嘉坊如何?那里地势平坦,便于行走,也方便太医和……家人探望。”
“宁王……永嘉坊……甚好。”
太后含笑点头,“那此事就这么定了,早日将府邸建好,也让霁儿和梓宁那丫头,有个像样的家。”
一道旨意很快便从宫中传出,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