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大队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自从药厂的三款新药,通过金水公社的渠道铺向全省,订单就像雪花一样飞了过来。
“健脾开胃散”因为效果好,味道酸甜,成了家家户户的常备药,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孩子的,几乎人手一包。
“祛湿活络油”更是成了中老年人的福音。
南湖省气候潮湿,十人九湿。
以前腰酸腿疼,只能忍着,或者用土法子拔火罐。
现在有了这活络油,哪里不舒服抹哪里,火辣辣的一片,第二天就舒坦不少。
省供销社的主任亲自打电话给赵大山,说这药油在省城都卖断货了,催着他们赶紧加量生产。
最火爆的,还是那款“玉容养颜膏”。
这东西,简直就是为城里那些爱美的女人量身定做的。
虽然价格不菲,一小盒就要五块钱,但依旧供不应求。
县文工团的女同志,托关系找到赵大山,一次就想预定一百盒。
红星药厂,彻底成了南湖省的一块金字招牌。
赵大山现在走路都带风,去公社开会,陈支书都得亲自给他泡茶。
村里的账上,钱越来越多,多到赵大山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生怕被贼惦记。
赵秀娥也彻底变了个人。
她现在是药田和暖棚的总管,手底下管着几十号人,每天在地里忙得脚不沾地,但精神头却比谁都足。
姜巧巧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她成了质检科的绝对权威,“药鼻子”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县医院。
牛院长几次想高薪把她挖走,都被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用她的话说:“是姐给了我新生,我这辈子,就给姐的药厂当看门狗。”
一切都在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姜芷也乐得清闲,她把厂里的具体事务都交了出去,自己则一头扎进了张仲山教授送给她的那本《百草解》,和赵天南搜集来的那些关于药神宫的资料里。
她一边钻研着失传的古方,一边试图从那些零散的线索中,拼凑出药神宫的全貌。
昆仑山一战,虽然端掉了药先生,但姜芷知道,那不过是药神宫的冰山一角。
那个神秘的“神主”,还有那个和她前世家族徽记极其相似的图腾,都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
她有预感,她和药神宫之间,必有一场无法避免的终极对决。
这天下午,阳光暖洋洋地洒在小院里,姜芷正靠在躺椅上,翻看一本古籍。
突然,一阵急促的汽车轰鸣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紧接着,一辆绿色的军用吉普车,卷着一路烟尘,直接冲到了姜芷家院门口,一个急刹车,轮胎在地上划出两道深深的黑印。
车门“砰”地一声被推开,两个穿着军装的身影从车上跳了下来。
是李铁和王柱!
陆向东留下的那两个警卫员!
姜芷看到他们的瞬间,手里的书“啪”地一声合上,人已经站了起来。
不对劲。
李铁和王柱她见过,都是百里挑一的侦察兵,心理素质极强。
可眼前的两人,风尘仆仆,眼窝深陷,布满血丝,嘴唇干裂起皮,身上的军装皱巴巴的,还沾着泥点和不知名的草叶。
“姜……姜神医!”李铁看到姜芷,一个趔趄,差点跪在地上。
王柱扶住了他,自己的腿也在打颤。
“出什么事了?”姜芷的声音很冷,这种冷静,反而让两个濒临崩溃的士兵找到了主心骨。
“是……是团长!”王柱嘴唇哆嗦着,从怀里掏出一封被汗水浸透的信,双手递了过来,“团长他……他出事了!”
姜芷的心,在那一刻,猛地揪住。
她接过信,手指微微有些发凉。
信封是军用加密的,但已经被拆开。
信纸上,是陆向东那熟悉的,刚劲有力的字迹。
可这字迹,却不复往日的沉稳,笔锋凌乱,甚至有几处墨迹都化开了,显然是在极度匆忙和危急的情况下写下的。
“阿芷,见字如面。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深入金三角腹地。情况有变,药神宫比我们想象的更疯。他们在当地扶植军阀,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基地,利用当地的罂粟和一种名为‘黑罗刹’的致幻植物,结合活人精血,炼制一种新型毒品。此物,他们称之为‘极乐丹’。”
“我部在边境巡逻时,截获了一批‘极乐丹’,并与药神宫的押运小队发生交火。有三名战士在接触到毒品挥发的气体后,当场发狂,自相残杀,状若疯魔。我怀疑,这‘极乐丹’,就是‘问天’计划的另一个变种,其目的,不是杀人,而是控制人心。”
“药神宫在此地的头目,代号‘神主’,行踪诡秘,手段狠辣。我担心他们会将这种东西大规模扩散,后果不堪设想。我已带领一支小分队,潜入侦查,试图找到他们的生产基地和配方。”
“此行,九死一生。若我……回不来,勿念。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娘。另,我已向组织递交报告,我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你。陆向东,绝笔。”
短短几百字,姜芷看得浑身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