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同意了这个法子。
于是吴主任就不再纠结,示意两人都可以回答了。
本来他的主意是两人抢答,谁先举手谁先回答,然后回答之后他再斟酌判断谁输谁赢,这里的输赢既包括比如顾笙答对了,叶欣答错了,甚至完全答不出来的这种情况。
还有一种就是顾笙和叶欣都答对了,但顾笙的答案更加全面,于是顾笙胜利。
更有一种顾笙和叶欣的答案都差不多,但是谁先答出,那就谁胜利。
和之前的笔试题目一样,吴主任准备的这些病例,也都是由浅到深,前面的病例叶欣能够回答出来。
她也不是虚的,在圣塔尼亚学习的那些年,没有荒废自己的学业,所以吴主任说出对对方说患了病之后,她立刻就明白了那是什么病,然后脑中就冒出了关于西医的解决办法。
比如动某个手术,应该切哪里。
刚冒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她神色就是一僵,
“不行,我现在要把自己的思绪转变过来。”
再想一想这种病,如果要中医治的话,应该从哪里下手。
她用心的回忆着,因为这道题非常简单。
她在圣塔尼亚接触资料当中有相关的,似这类浅薄的知识,圣塔尼亚那边都给她准备了,这可以证明她涉猎过,同时也是曾经打下的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回起了作用。
因此两人都不约而同的举起了手。
吴主任眉头轻轻挑了挑,直接指着叶欣,
“你来回答这个病例应该怎么治。”
于是叶欣侃侃而谈,说出了自己对这个病情的判断,当她说话的时候,吴主任的眉头当即就是一皱。
因为他这个思维完全不是中医的思维,而是西医判断病情的思维。
或许在外人看来,对于这类病情的判断,其实分辨不出到底是西医,还是中医,毕竟外行人对于西医,那更多的是要检查,要查某某,查某某,还要抽某某血,得出某某指标之类的。
这种在他们看来才是西医的正统手段。
可是叶欣现在是根据对方的伤势,对方病情的成因,对方描述出来的症状来判断的,说着好像和中医也没什么区别。
可是指吴主任在这一行,毕竟待了许多年。他知道中医的思考方式是什么样的。
西医的治疗方式又是什么样的,不过他眉头虽然皱了起来,但面上却没有显露出太多的情绪,因为他知道这就是学西医和学中医最大的不同之处。
对方的观念一时之间很难转变过来,又因为吴主任其实没想过要教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学生出来。
所以他之前才那么避讳,要收一个叶欣这样的学生。
不过这个时候,他却是有点想通了。
中医也好,西医也好,都是治病救人的,只要能够治病救人,就是好法子。
俗话说得好,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