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你父亲吗?”林薇轻声问。
周磊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他没有否认,沉默变成了默认。
“他……又给你压力了?”
周磊深吸了一口气,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泻的出口,声音带着压抑的痛苦:“他给我下了最后通牒。必须考上清华,至少也是同等层次的学校。如果考不上,就立刻准备出国,去读一个他指定的商学院,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他抬起头,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那里面翻滚着愤怒、不甘,还有深切的无力感:“你看,绕了一圈,我还是逃不掉。我所有的挣扎,所有的努力,在他眼里,可能就是个笑话。他早就铺好了路,我走也得走,不走,被他拖着也得走。那我这段时间拼死拼活地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证明我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达到他设定的标准?然后心甘情愿地走进他那个黄金打造的笼子里?”
他越说越激动,手指紧紧攥着冰冷的玻璃杯,指节泛白:“我甚至觉得,我就不该努力!就该烂到底!让他看看,他儿子就是这么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林薇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等他发泄完,胸膛还在剧烈起伏时,她才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周磊,你努力,是为了向他证明什么吗?”
周磊愣住了。
“你努力学习,是为了赌气,还是为了你自己?”林薇的目光锐利,直直地看进他的眼睛深处,“你说你不是他的提线木偶,那你现在是在做什么?用自暴自弃来反抗他?这难道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被他掌控’吗?”
“你让他决定了你的情绪,你的选择,你的人生走向。他让你考,你偏不考。他让你学,你偏不学。你这不叫反抗,你这叫……应激反应。”
周磊的瞳孔猛地收缩,像是被这些话狠狠刺中了。
“你说你看不起我们这些拼命学习的,觉得我们活得像个符号。”林薇继续说着,语气平静却带着强大的力量,“可我现在觉得,你才活得像一个符号,一个‘反抗父权’的符号。你把自己困在了‘周磊必须是周磊,不能是他父亲的儿子’这个命题里,画地为牢。”
她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问:“抛开你父亲,周磊,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你的‘理想大学’,那个赌约里你真正想去的的地方,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哪怕它没有名字,它也一定存在在你的心里。”
夜色静谧,清吧里隐约传来低沉的爵士乐。周磊怔怔地看着林薇,看着她清澈眼眸中那个狼狈、迷茫、却又被一语点醒的自己。
抛开父亲?
他自己……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道强光,劈开了他心中盘踞多年的浓雾。
他想要什么?他喜欢那些精妙的公式和逻辑,享受解开难题时豁然开朗的快感,他甚至偷偷看过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的前沿杂志,对那些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他不想按部就班地去学什么企业管理,他想去一个能让他自由探索这些兴趣的地方,一个……能让他成为“周磊”的地方。
可是……
“我……我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他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惶恐。一个多月的自我放逐,落下的课程太多了。
“来得及。”林薇斩钉截铁地说,眼神坚定得像磐石,“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足够了。从明天开始,不,从今天晚上开始,我帮你。”
她拿出手机,直接打开了日历功能:“制定计划,查漏补缺。你的基础和理解力比我见过的很多人都强,你只是……迷失了方向。”
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周磊胸腔里那股憋闷了许久的浊气,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缓缓消散了。一种奇异的、混杂着酸涩与温暖的情绪涌了上来。他低下头,掩饰住微微泛红的眼眶,再抬起时,眼神里那些阴郁和暴躁褪去了不少,虽然依旧有迷茫,但多了几分清明的决心。
“林薇,”他哑声说,“谢谢你。”
“不用谢我。”林薇收起手机,神情恢复了平时的冷静,甚至带上了一点熟悉的、属于学霸的“压迫感”,“要谢,就谢你自己,终于肯睁开眼睛看看路了。还有,别忘了我们的赌约。”
她站起身:“走吧,回学校。从今天起,你的晚自习,我承包了。”
最后的冲刺阶段,高三(一)班的同学们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堪称奇观的景象。
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成了新的“学习重地”。课间、午休、晚自习,林薇和周磊几乎形影不离。只不过,角色发生了有趣的颠倒。
大部分时候,是林薇拿着各种试卷和错题本,表情严肃地“拷问”周磊。“这个受力分析图为什么这么画?原理!”“这篇古文的中心思想,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不许看参考书!”“英语完形填空,这几个选项的微妙区别在哪里?说!”
周磊则像个被严格管教的小学生,皱着眉头,努力跟上林薇的节奏。有时被问急了,他会忍不住反驳:“你这方法太笨了!看我的……”然后拿起笔,用他那种天马行空却往往直击要害的思路,三两下解开难题。
林薇则会认真地看着,时而点头,时而提出质疑:“你这一步跳跃太大,考试时阅卷老师不一定跟得上,步骤分还要不要了?”
他们互相驳斥,互相补充,一个提供扎实的基础和严谨的步骤,一个贡献灵活的思维和巧妙的方法。周围的同学从最初的惊讶、看热闹,到后来的习以为常,甚至隐隐有些羡慕。他们仿佛两台不同型号的高效发动机,强行耦合在一起,迸发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能量。
李老师有一次巡视晚自习,看到角落里那两个埋头苦干的身影,一个讲得认真,一个听得专注(虽然偶尔会不耐烦地抓头发),他扶了扶眼镜,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又有些意味深长的笑容。
倒计时从两位数变成一位数,最后定格在“1”。
高考前夜,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失眠。林薇和周磊约在教学楼下的长廊见面,进行最后一次“考前总动员”——其实是互相打气。
夏夜的风带着栀子花的甜香,吹散了白日的燥热。星空朗朗,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都记住了吗?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橡皮,黑色签字笔……”林薇像个老妈子一样絮叨。“记住了记住了,林大学霸,你都快比我妈还啰嗦了。”周磊嘴上嫌弃着,眼里却带着笑。两人沉默下来,并排坐在石凳上,看着远处城市的灯火。
“周磊。”“嗯?”“明天,加油。”“你也是。”周磊顿了顿,转过头,很认真地看着她,“林薇,无论结果如何,谢谢你。真的。”
林薇弯起嘴角,星光落进她的眼睛里,亮晶晶的:“也谢谢你。没有你,我可能永远只是那个埋头苦读、不知变通的‘书呆子’。”
他们对视着,忽然都笑了起来。笑容里有释然,有轻松,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这段特殊高三岁月的珍惜。
那个关于“清华”和“命运”的赌约,那个充满火药味的开端,谁又能想到,会走向这样一个温暖的结局?
两天的高考,像一场盛大而匆忙的梦境。交上最后一份试卷的瞬间,整个青春仿佛都随之轻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