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哇!”
当第一缕的晨曦透过门窗的缝隙,屋子里准时响起女婴的啼哭声。
陈北快速起身,看着同样惊醒的宁采薇,和两人中间饿的直哭的女婴,一时间恍如隔世。
这日子,过的有些……不真实!
前段日子,还在和狄人厮杀,怎么现在就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了。
“夫君。”
宁采薇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脸色带着微微的红。
“不好意思吵醒夫君了,我抱出去喂。”
“再这话,我可真要生气了。”
“我抱出去让奶娘喂,你多休息!”陈北故意板着脸。
宁采薇很好,只是太好了。以至于男尊女卑在她心里刻下深深的烙印,陈北想改变,尽是徒劳。
抱起襁褓里还在哭个不停的女婴,陈北帮宁采薇掖好被子,再叮嘱两声,便推开门,掀起帘子走了出去。
宁蒹葭带着奶娘在门外早已等候多时,出来时宁蒹葭还不忘唠叨陈北几句,怎么这么慢!
陈北懒得跟她计较,去洗了把脸,往堡外走去。
堡外,日子如火如荼,脱了破衣烂衫的民夫都换上一身新衣裳,在河对岸周霸的带领下,进行日常训练。
偶尔有年轻的姑娘三五成群,抱着木盆蹲在河边浣洗衣物。
若是看上了哪个汉子,便会红着脸,互相推搡打趣。
随着日头高升,一车车打造好的兵器从堡里运出来,一车车酿好的酒也从堡里运出来,日子,重新回到正轨。
看着这一切,陈北长长舒了一口气。
只是没过去多久,一队骑兵急匆匆地往这边赶来。
到近处陈北才发现,尽是白发苍苍的垂暮老兵。
领头的陈北还见过,长公主还在凉州时,他时常跟在长公主身边,似是老卒营的校尉,姓顾。
陈北主动迎上前,“见过顾校尉!”
顾大山翻身下马,望着几眼挂在堡门前,已经风干的两具人头,叹了一声。
陈北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问道:“怎么了?”
“长公主殿下专程从太安城来信,要我亲自过来告诉堡长你,不久后若是有人来取人头,堡长千万不要阻挠。”
“太安城的人来取?”陈北问道。
顾大山点点头。
汤为民死便死了,没人会在意,也没人会替他申冤,上头很快就会再派一个新县令过来上任。
可崔元亨身份不一般,太安城的崔氏,听几次上朝告状,若非长公主据理力争,护国公在旁也了几句好话,怕是官兵就要来铁城拿人!
崔元亨的人头,陈家堡留不住,必须还回去,崔氏要厚葬!
“我原本也没想留着过年,有人来取,便取去!”
现在每日进出,看崔元亨的人头,陈北只觉晦气。
前几日还想着寻个机会扔了,要不然就喂野狗,这下好了,有人专程来取,省的他费力气了。
“还有一事。”顾大山道。
“何事?”
顿了顿,顾大山道:“请堡长准备一下,随时准备进京。”
“去太安城?”
陈北眉头一皱,“去那里作甚?难道崔氏还要把我请进京杀不可。”
他杀了崔元亨,崔氏不会善罢甘休,只是陈北没想到的是,崔氏要这么光明正大杀他。
顾大山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有长公主和护国公护着,崔氏找不了堡长的大麻烦,要堡长进京,是因为登城的事。”
“朝堂上那位奸相,已经、已经……答应了和狄人的议和!”
完,顾大山红了眼睛,身后的几位老卒,发须愈发白了。
“议和?咱们不是胜了吗,为何要议和?”
陈北不解。
登城粮草被他们尽数烧毁,凉州境内的十几万狄人大军坚持不了几天。
大乾只需要派兵逐步收复领土即可,就算是定州也能收复。
顾大山满腔怒火,最后都化作一声长叹,“朝堂上的事情,我不懂。”
“我只知道,韩保全给狄人送去了粮草,狄人都退到了凉州以外,已经派了使臣,进京议和!”
“狄人的使臣,指名点姓要打登城的人进京,甘州的李荣,已经在进京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