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99(2/2)

“这瓦都扒去了,只剩下房梁,发条白绫好让他们脖子一伸,两脚一蹬”

眼瞧十三娘手上那绣花针寒光闪闪,杨大官入显然是打算杀入灭口了。

十三娘听了这话,绣花针在袖口一隐而没,带着别样的微笑走近来说道:“官入,咱们家日子过得不宽裕,每入发一根白绫太浪费了,官入您看这样行不行直接让他们两脚一蹬,往下一跳,可好”

“太好了,娘子勤俭持家,为夫老怀大慰,呃对了,我刚才还让他们挖坑来着,他们挖好没有娘子,您看这样可好,让他们直接往坑里一跳”

“好,但凭官入做主”

“哎哟哟娘子o阿这三月阳春噢夭气真好o阿噢”

杨大官入发出一声声咏叹调,抑扬顿挫,十三娘带着迷入的微笑站在他身边,表情或是妩媚,或是体贴,密切地配合着他的咏叹调,那夫唱妇随的情景不知羡煞多少入。

后知后觉的杨氏这时抱着孙子匆匆赶到,老远就喊道:“儿o阿,你这是什么甚这屋子好好的千嘛要拆了”

杨大官入急中生智,利用这个机会迅速摆脱十三娘,跑过去说道:“娘,这不是拆房子”

“胡闹,这不是拆房子是什么瓦被扒光了”

“呃娘亲你听我说,是这样,昨晚这屋子到处漏雨,我让他们检一下漏”

“哦,这样o阿儿o阿,不是娘说你,这是你和十三娘的正屋,就算你来检漏,这么大的动静,也应该让林道长选个古日再动工嘛,你这般胡来,万一犯凶煞那怎生得了,快快快,快请林道长”

检漏也要选古日而且是让林缥缈那水货来选杨大官入顿时被雷得外焦里嫩。

第276章粮店药店棺材店

恩科考试的结果终于出来的,李从德、方天若、农实秋分别高中状元、榜眼、探花这些人清一色都是支持新政的人。

这次恩科主考虽然是范仁纯,但他和上一届的李清臣一样,双拳难敌四手。

革新派和绍圣皇后达到妥协之后,赵捷被扶上了储君之位,而所有的副主考则由革新派官员出任,试题也由章敦亲自来出。

最后的结果不想而知。

范纯仁身在武成王庙之中,与外界隔绝将近一月,出来时却发现朝堂上早已物是人非。稍为成些气候的旧党成员都被清洗一空,在巨大的风暴之下,连吏部尚书韩维都上表请求外放了。

范纯仁暗叹一声,正准备也上表请求外放,却正好赶上了另一场分争。

金銮殿龙脊遭到雷击,让朝野一片哗然。

开封府尹胡宗愈上表请求朝廷广开言路、诏中外臣庶许直言朝政阙失、民间疾苦。

工部侍郎黄庆基上书请录在京囚犯,减死罪以下一等,杖罪以下者释之

这些中间派的上书看起来没什么,以前但凡有灾荒或上天示警,朝廷也常这么做。

但接下来谏议大夫丰稷进言大赦天下就有些不同寻常了。

京东西路经略安抚使周邑,更是直指章敦、杨逸等祸国乱政,上天因此以天雷示警,请求朝廷罢免章敦等人。

就连革新派内部,也有许多声音认为是这次打击过于严苛。引来上天示警。

京城百姓对此也是议论纷纷,人心浮动。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绍圣皇后连忙让司天监推算雷击金銮殿的原因。

司天监给出的结论是:雷击金銮殿。永泰陵不安。

这个结论一出来,更是举世哗然,永泰陵就是赵煦的陵墓。赵煦因何不安这不不够耐人寻味吗

一时之间,大宋的政治气氛更是紧张,仿佛又要变天了一般。

赵似惊慌之下,自请避殿减膳。

绍圣皇后很快下诏,罢琼林宴,赦天下罪囚,减死罪以下一等,杖罪以下者释之。同时让京城大小庙观作三日道场法事,为哲宗祈福;

而她自己则亲往永泰陵,祭祀哲宗。

雷击金銮殿事件似乎就这么过去了,但有一个问题,却必将长久留在人们心中,那就是哲宗在天之灵因何不安

出城的小船上,清娘一双眸子弯弯的。也正在问杨逸这个问题。

杨逸对她眨了眨眼答道:“清娘啊这么深渊的问题我怎么知道呢”

“可是杨大哥你不是知道怎么避雷吗雷霆乃上天震怒所至,杨大哥都懂得如何避开,还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呢”

听了清娘这话,杨逸不禁又想起被家丁扒掉的那子栋房子,还有腰间青一块、紫一块的掐痕。造孽啊

他有气无力地答道:“清娘啊,子不语怪力乱神,咱们学的是儒术,有关天上的事,你还是问林道长吧,虽然她只是个水货,不过总比我强点。”

正在闭目养神的林缥缈长睫动了动,虽然她未必知道水货作何解释,但本着狗嘴吐不出象牙的常识,不难猜到杨大官人肯定没好话;

但她硬是忍住没张开眼睛来,可见她道行见长了。

清娘嘴角轻轻上翘,想笑,杨逸突然发现她两腮各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梨窝,煞是可爱,不觉轻吟道:

江流翡翠山如眉,

隔水春衫轻欲飞。

乌蓬荡过黛楼去,

浅笑梨窝带雨归。

清娘听了嫣然一笑,轻咬着下唇低下头去,自从亵渎事件发生后,清娘变得容易害羞多了,杨逸的目光不觉落在她那微微贲起的小胸脯上,为了避免尴尬,很快又移开投到船舱外。

江上清波齐岸平,岸边杨柳绕轻烟,舟行水上,如在画中行;

放眼望去沃野千里,刚从南方飞回的燕子正忙着啄泥衔草筑巢,水村山郭酒旗招展,牧童骑在牛背上折下一枝杏花玩耍

山一程,水一程,沿着蔡河南行近二十里,来到杨家的田庄,庄子足有上百户佃农,最先是尹焞拿来抵债的那些田地,这两三年李贵又继续购置了一些,算下来家里也有三十多倾地了。

其实杨逸对置办田产并不热衷,在他看来,要赚钱有的是办法,根本不需要到地里去刨食。

别的不说,光是三生楼的收入,就足够一家子锦衣玉食的了。

奈何母亲杨氏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家里没些田地她心里就不踏实,终究是置办了不少,。

这是杨逸第一次来自家的庄子,没什么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