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5(2/2)

李鸿章双膝跪倒,高呼:“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啊”

光绪帝正在于朝臣议论间,黄门官匆匆走了上来,跪奏道:“皇上,兵部主事在午门外候旨求见,有急事奏禀。”

光绪帝心头一紧,兵部的急事,肯定是关于中日之战的,不然不能这么急。

光绪帝说道:“快快宣他上殿”

不一会儿,兵部主事急步走上殿来,跪奏道:“老佛爷,皇上,北洋海军水师提督丁汝昌大人发来急电,三日前,我北洋海军与日本海军在黄海大东沟一带相遇,展开了遭遇战,双方激战一日,各有损伤,黄昏时分,日本海军败退,双方暂时休兵。此战,我军损失战舰五艘,其中主力舰两艘,炮舰三艘,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冲锋在前,独挡三艘敌舰,最后导致舰体受创严重,邓世昌下令致远撞击日军主力舰只,与敌舰共同沉入海底;日军舰队损失战舰五艘,其中主力战舰四艘,炮舰一艘,其旗舰吉野舰被直接击沉坠入海底,损失更甚,如今丁汝昌提督已经率领舰队返回刘公岛休整,如何行止,请朝廷定夺。”

说着,将拟好的电文呈给光绪帝,光绪帝拿过电文,仔细的观看,心中一阵抽痛,五艘战舰,上百万两的白银啊,就这样打了水漂,说不心疼那是假的。如果不是看到日军败绩,损失更重,光绪帝直接把丁汝昌剐了的心都有了。

当光绪帝看到丁汝昌在电文中讲到邓世昌为了护卫提督旗舰定远舰,只舰冲入日军舰群的时候,光绪帝的热血也被调动了起来,大清王朝不缺热血男儿,邓世昌,好样的,没有辜负朝廷的培养

光绪帝阅读了片刻,将电文内容向朝中众臣做了详细的通报,顿时朝廷之上一片哗然。孙毓汶痛心疾首的说道:“皇上,皇上五艘战舰,一百多万两白银啊,就这样沉入了海底,臣建议即刻召回丁汝昌问罪,另行选派他人,这一战给朝廷造成的损失太严重了丁汝昌误国太甚啊皇上”

“放屁”李鸿章匪气发作,勃然大怒,怒骂道:“孙毓汶,你有本事,你去指挥这一仗他妈的,打仗的时候,你们谁也不敢上前敌,如今丁汝昌提督大胜归来,你竟然让陛下治罪如此冤枉忠勇之臣,你居心何在”

孙毓汶怒道:“李鸿章,你的北洋海军都是泥捏的吗竟然被日本小国击沉五艘战舰,大清颜面何存上百万两白银就此没了踪影,你怎么向朝廷交代你还有脸面站在太后与皇上面前信口雌黄”

李鸿章一脸冷笑,斜睨这孙毓汶,不屑道:“军国大事,你个书生懂个屁。给你五百军兵,老子只带一百人,看看你能把我打败不能。但凡两国交战,哪有不损失器械装备的,你想一支战舰、一门大炮都不损失就把日本打趴下,你是白痴吗你以为你是佛祖,还是玉皇大帝”

光绪帝也是心痛万分,不过毕竟脑子还是清醒的,两国交兵,毕竟不是儿戏,战争损失在所难免,所幸,此战,大清获胜了,日军不支败退,日本损失更巨。

光绪向着翁同龢问道:“翁师傅,不知您意下如何”

翁同龢虽然与李鸿章不睦,却也不与孙毓汶站在一条线上,两个人是主和与主战两党的领袖人物,水火不容。如今孙毓汶请旨查办丁汝昌,这如何使得再怎么样,翁同龢也知道,丁汝昌在黄海是打了胜仗了,正是需要树立大旗,鼓舞皇上斗志的时候,气可鼓不可泄,一旦自己鼓动皇上查办丁汝昌,那这中日之战,就没办法打下去了,光这一件事就会使前敌将士彻底寒心,无心恋战

必须死保聂士成

66第66章唇枪舌剑四

翁同龢沉声道:“皇上,太后,北洋海军损失虽重,然则,毕竟是丁汝昌击退日本,重创了其海军,长了我天朝威风。此一战,击沉日军主力战舰数艘,战绩彪炳,痛击日本的同时,也使西洋列强不敢再小觑我天朝无人。丁汝昌提督居功甚伟,北洋水师无异于海上长城,怎可查办功臣,这是让仇者快轻者痛的蠢事啊”

孙毓汶怒道:“翁师傅,查办丁汝昌如何是蠢事了你们千方百计鼓动皇上开战,你可想过黎民之苦上百万两白银的战舰一战而殁,这些钱粮能够是多少百名丰衣足食丁汝昌实在是罪无可恕”

光绪帝沉声道:“孙尚书,不要胡言乱语丁汝昌在黄海一战而胜,虽然损失不小,毕竟是战而胜之,大战之时,宜激励士气,奖励功臣,岂能寒了前敌将士的心。传旨,赐丁汝昌双眼花翎,黄马褂一件,挂兵部尚书衔。邓世昌忠勇报国,每战在前,为国捐躯,实在是军人楷模。追赠邓世昌太子太保,勇毅二等伯爵,令其子嗣进京受封;追赠黄建勋太子少保;刘步蟾敌前勇于任事,筹谋有方,升任水师副提督,挂提督衔,其他人等封赏,交由礼部与兵部会商呈报,户部向北洋海军拨付银两,抓紧时间整饬军舰,严防日本从海上再次发动偷袭。命人传旨,急召刘铭传赴京听候调用,坐镇奉天,统筹后方,不得延误”

光绪传完旨后,转过身来,低头对慈禧说道:“亲爸爸,儿臣如此处置,可是妥当,还请亲爸爸示下。”

慈禧面无表情,冷冷道:“皇上,好啊,不错,有长进了。只是,皇上,你只想着开战,大清精兵何来聂士成可是说了,日军悍不畏死,民风彪悍,大军有十数万之众,一旦齐聚朝鲜,试问皇上,你打算从何处调集精兵前去应战大清国内,哪里还有芦台练军这样的精兵强将”

“这”光绪帝毕竟阅历有限,慈禧一阵诘问,顿时没有了言语,只得把眼神瞟向翁同龢与李鸿章。

翁同龢仅仅是文官,未经兵事,如何晓得哪里有精兵,只得以眼色示意李鸿章。

李鸿章雅不愿在慈禧面前为光绪出头,再怎么说自己也是贴着后党的标签呢,老佛爷本来就不高兴了,自己还站在朝堂之上,公然力挺皇上,殊为不智。只是如今势成骑虎,自己想不出头都不行了,只得硬起头皮说道:“太后,如今臣麾下仍然有淮军三万,西北尚有左中堂遗留的楚军一脉,战力不俗,江南刘坤一麾下还有一部湘军可供驱策,再加上其他地方的练军,我想大清如今能战之军不在少数,即便如今我大清精兵不多,正好可以接着中日大战,锻造出一支精兵来。试想当年横扫天下的八旗子弟哪一个不是从沙场上经过大战磨练出来的”

慈禧神情一震,眼中露出微微的寒芒,冷声道:“李中堂,如你所言,中日之战,我大清胜算几何”

李鸿章额头微微冒汗,躬身道:“太后,依臣之见,我大清胜算有六成,和局有八成以上,只要西洋列强不强行插手,我大清败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前提是,我大清要同仇敌忾,君臣同心,这样日本弹丸小国,败北之日不远。”

慈禧太后眼神落寞,叹道:“如今大清国力疲弱,哀家实在不愿意看到朝廷再起刀兵,既然你们君臣一意孤行,要大战到底,那就有着你们吧只不过,一旦战败,这残局可怎么收拾”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