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左宝贵殉国一事,朝廷之中也有了定议。
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对左宝贵大加封赐,在圣旨中言道:兹左卿从军,无往不胜,屡有战功于国,开城一战,不吝己身,亲身犯前,身披重创,犹然不退,实为众臣不二楷模。特追封左宝贵广东提督,加赠太子太保衔,其长子左国楫荫袭骑都尉;次子左国栋荫袭云骑尉,。封左宝贵曾祖父天增、祖父凤友、父士荣为“振威将军”。赐封左宝贵叔父左士宏为“建威将军”。另外赏给抚恤银800两,致祭银25两,全葬银500两,碑价银350两。左宝贵著照提督阵亡例,从优赐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加恩予谥,入祀昭忠祠。所有战迹及死事情形,付国史馆立传。
光绪帝有感于左宝贵之死,亲笔御提,书写祭文,同时下旨着左宝贵侄左旻为高州镇总兵,依旧统领奉军,命左旻归国与奉天征募新军,补充奉军,待组建完毕重新入朝归建,由聂士成统领。
至于丰升阿,光绪帝下旨严加申饬,着聂士成派人押解回京待办,丰升阿所部交由聂士成指定人选统帅,继续留朝作战。同时下旨,封聂士成朝鲜军务总办大臣,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与四川提督宋庆为朝鲜军务帮办大臣,率军入朝协助聂士成指挥对日作战;封刘铭传为关外事务署理,督办朝鲜战事一应后勤事宜;
依克唐阿与宋庆已经在关外集结了三万清军,分批进入朝鲜,这已经是大清国内所有的精锐部队了,再有就是仍然在行军途中的楚军一部,仍然有一万余人,赶赴关外。大清携大胜之威,出兵朝鲜,大有与日本决一死战之势。
聂士成接到国内电旨,召集众人议事。聂士成兴奋道:“诸位,如今,朝廷大军云集关外,不日即将进入朝鲜,到时候,我军有精兵五六万人之众,克日在望。诸位都是大清不世功臣啊。”
在座诸人也是纷纷应和,独有张毅在坐上垂首不语。
聂士成愕然问道:“张毅,怎么了如今朝廷援军入朝在即,你怎么看上去仍然怏怏不乐可有什么心事,说出来与我听一听。”
张毅叹口气道:“大人,朝廷大军入朝固然可喜。然则,其中忧患亦是不少,其一、依克唐阿与宋庆皆是朝廷重臣,资历高深,大人虽也是直隶提督,可是论起资历来,要与二位大人相差不少,他二人入朝后,是否能够完全听从大人调遣,可是一个问题。特别是依克唐阿,乃是满人,素有识兵之称,又有八旗的身份为依仗,一旦不听调度,那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其二、国内称得上精锐之兵的部曲仅有这么几支,加在一起也不足八万人,如今六万之众,全部入朝作战。那直隶各处关防可还有足够的兵力其兵力是否精锐属下担心一旦从陆路进攻受阻,日本会独辟蹊径,从海路运输大军,直奔我大清腹地,大清幅员辽阔,海岸绵长,港口众多,一旦日军发动登陆作战,我国防守出现漏洞,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嘶”众人听完张毅一番话倒吸了一口冷气,我的乖乖,这要是成为真的,那可就麻烦大了。国内的精锐之师都已经集结到了关外,准备进兵朝鲜,京畿之地守备空虚,那是必然的,即便有一些兵力,也都是没有经过大战的老爷兵,指着他们怎么能够打胜仗一旦日军真的集结一定兵力,通过海军运输到渤海湾的某处港口,然后进行登陆作战,那只怕几天时间,就有可能威胁到北京的安全,毕竟北京离着出海口可是没有多远。
聂士成犹豫道:“张毅,你说的那番话,有何根据这可是泼天大的事情,一旦日军真的兵临北京城,那即便我们朝鲜战事打得再漂亮,也没有半点用处,只要日军逼迫太后与皇上签订城下之盟。咱们大半年的努力,数万大军血战的成果都得化为泡影。”
张毅苦笑一声,根据哪里去找根据。不过在前世的甲午战争中,日军那可是真的水陆并进,登陆的日军在关外一带横冲直撞,没有一支军队能够与之抗衡,辽宁、山东甚至直隶的一部分都成了日军的跑马场,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知道马关条约签订,日军才陆续退出中国,这一场战争,给北方中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可是如今呢,历史会不会重演张毅也没有把握,毕竟他的到来使得历史的进程已经产生了偏转,他也不能完全预料到战事的进展,只能说日军有这种行动的可能。
张毅苦笑道:“大人,这种事情,如果有,作战计划那也还在日本的大本营中,我们根本拿不到确切的情报,只能说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毕竟日本的海军如今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的。同时日军有新购买了三艘战舰,只怕一两个月内,就可以抵达日本。我想一旦日本想要从海路进攻大清腹地的话,也应该是在两个月后,也就是年底之前。短时间内,日本的海军还没有这么强大的实力,因为他们的主力舰只损毁太严重,难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登陆作战。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电请朝廷遗留一部分精兵驻守渤海湾与黄海沿岸,防止日军从海陆进兵。如今朝鲜战事暂时告一段落,短时间内偶有战争,也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朝廷只需派遣其中一部进行补充即可,同时也可以请朝廷招募新军,派到朝鲜,我们负责训练事宜,一边训练一边备战,加上新军与依克唐阿或宋庆大人的一部,我想我们的兵力足够应对朝鲜战事了。”
聂士成点点头,答道:“好,你说的颇有道理,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马上致电给中堂大人与朝廷,让他们早作准备。”
89第89章突如其来归国募兵
聂士成等人的电报发出去的第三天,朝廷的电文就回复了过来,朝中重臣对于张毅对于日本可能从海上发动进攻的可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没有办法不重视啊,如果日本真的趁大清国内防御空虚,从渤海湾和黄海发动登陆作战,一旦突破海防进入内陆,那京城可就危险了,毕竟京城附近的八旗子弟和绿营兵的战斗力如何,这些重臣一清二楚,指望着打他们维持一下地方的安宁,还勉强可以,如果真的对上日本的虎狼之兵,只怕眨眼间就得被打得落花流水,毫无招架之力。倒时候北京城完全暴露在了日本军队的炮火之下,太后跟老佛爷可咋办
于是光绪帝与慈禧在以翁同龢为首的众臣劝谏之下,降旨四川提督宋庆率领八千清军入朝,驻扎在平壤一带,进可以支援聂士成等部,退可以,快速归国,拱卫京畿重地。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统帅两万多清军南下,于北起旅顺,南至烟台这条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兵驻防军港重地,防备日军突袭,大清旅顺、烟台等重要港口,实施登陆作战。考虑到朝鲜兵力薄弱,在咨询了李鸿章之后,光绪帝下旨,钦封张毅为直隶省募兵总办大臣,负责招兵事宜,在一个月之内,招募新兵一万,组建二十营新军,分为忠字营、毅字营、浩字营、荡字营四部,每部两千人,具体的各级将领从朝鲜各部立有军功的将领中遴选提拔。命令张毅接旨之日起,火速归国筹备招兵事宜。
张毅坐在了聂士成的对面,聂士成脸色有些难看。
聂士成嗓子有些干涩,苦声道:“张毅我真的没有想到,太后老佛爷跟皇上委任你为募兵总办大臣,如今朝鲜这边战局如此紧张,我一刻都离不开你,你此去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三个月,一旦朝鲜战事有变,朝鲜这数万大军可怎么办唉”
半年多以来,聂士成已经习惯了依靠张毅对战事的筹划,军中凡是重大的战略决策,聂士成都是第一时间找到张毅进行商议,如今朝廷召张毅归国,接下来所有的重担可就压在他聂士成身上了,聂士成第一次感到压力山重。
张毅苦笑一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