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829a1这个编号,只是两种穿甲弹的外观完全一样,而且美军从来没有正式装备过钨芯穿甲弹。
简单的说,使用829a1这个编号,无非是要卖个好价钱。
这下,问题出来了。
巴基斯坦出售的穿甲弹都是库存货,也就是被巴基斯坦陆军淘汰了的,性能早已落后的穿甲弹。
在性能上,还不如伊拉克的829a1。
显然,要让“哈立德”在战场上摧毁叛军的1a1,需要一种更好的,不比829a1差的穿甲弹。
至于炮射导弹,那是用来对付叛军的2a3步兵战车。
2a3的“陶”式导弹能够打穿1a1的正面装甲,同样能够干掉“哈立德”,也就需要一种射程够远的弹药。
唯一的选择就是炮射导弹。
因为炮射导弹很昂贵,巴基斯坦陆军都没采购多少,所以没有卖给沙特,得从其他渠道购买。
附加装甲,也就是反应装甲,当然是拿来增强“哈立德”的防护能力。
“哈立德”主战坦克其实就是华夏的的表兄弟,而vt1是华夏在十多年前推向国际市场的外贸坦克。
这种坦克早就停产了。
华夏现在主推的是vt4。
说得更深入一点,6式是同一代坦克,而且在华夏陆军的内部选型中败给了ztz96。
在华夏陆军中,ztz96的定位是价格低廉,能够大规模装备。
至于性能,自然得有所舍弃。
真正的拳头产品是vt4,即这种坦克跟ztz99同代,而ztz99是华夏陆军拥有的最好的主战坦克。
这么一比,其实就很清楚了。
“哈立德”的定位跟俄罗斯的更接近,而vt4针对的是1a2这个级别的竞争对手。
别的不说,“哈立德”的战斗全重才48吨,而吨。
四吨的重量差在哪
主要就是装甲防护
其实,这也是“哈立德”最主要的缺陷,即防护能力比不上第三代主战坦克,而且差距不小。
这也正常,即“哈立德”只是一中二代半主战坦克。
因为bt3000,也就是“哈立德”2实在太贵,巴基斯坦陆军根本买不起,所以巴基斯坦陆军决定通过增强防护水准来延长“哈立德”的服役时间,而华夏军火企业也根据巴基斯坦陆军提出的要求,研制出专门用于“哈立德”的反应装甲,最后还把专利与生产线一并卖给了巴基斯坦。
主要就是,只有巴基斯坦大量装备了由bt2000发展而来的“哈立德”主战坦克。
只是,反应装甲同样贵得离谱。
结果就是,巴基斯坦也没采购多少,只是保留了生产线,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大规模生产。
正是如此,巴基斯坦没有出售反应装甲,需要单独购买。
至于效果,肯定没得说。
在配备了反应装甲之后,“哈立德”的防护性能超过了印度的t90s,足以跟第三代主战坦克媲美。
遥控武器站嘛,当然是用来增强装甲部队的城市战能力。
在也门战场上,沙特皇家陆军早就证明,遥控武器站是城市战必不可少的宝贝,能极大的增强装甲平台在城市里的战斗力。
第427章王栋的禁军
后方的事情,王栋没去管,也不用管。
有云龙坐镇,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接下来几天,王栋一直忙着招募人手,不是去别的地方,而是在巴士拉,准确说是在伊拉克。
别忘了,拉扎克答应由王栋亲自挑选官兵。
之前,纳尼杰尔找过王栋,请王栋帮助那些被重新派往纳西里耶的部下,不要让他们去充当炮灰。
为此,王栋让纳尼杰尔写了一份人员名单。
还好,拉扎克很爽快,签署了这些官兵的调动命令。
其实,他们都是伊拉克政府军的现役军人,还是纳西里耶的功臣,拉扎克没理由拒绝王栋提交的名单。
不是很多,总共才两百多名官兵,半数以上是基层军官。
因为跟随王栋在纳西里耶与叛军血战,所以能够重新成为王栋的手下,这些政府军官兵都很兴奋。
只是,这点人实在是太少了。
要知道,王栋抢来的那些主战装备足够武装两个机械化步兵营,甚至可以将其中一个升格为装甲营。
正常编制下,两个营的总兵力在九百人左右。
所幸,有足够多的新兵。
在这些人员陆续前来报道的时候,王栋陆续向拉扎克提交了晋升申请,让老兵全都晋升为基层军官。
拉扎克没有为难王栋,批准了这些晋升申请。
对拉扎克来说,让一百多名士兵晋升为军官,无非就是增加了点军饷,而伊拉克第纳尔根本不值钱。
再说了,随着政府军的兵力增加,同样得任命一批基层军官。
因为没有军校,也没有培训系统,所以任命的基层军官,几乎全都是老兵,而且以参加过战斗的老兵为主。
说白了,就算王栋没有提交申请,拉扎克仍然得破格提拔这些老兵。
有了基层军官队伍,接下来就是补充兵员,让新兵接受训练。
这是一个麻烦,急也急不来。
不是缺少教官,而是需要大量的时间。
新兵训练营就挨着机场,而且守卫机场的行动人员都能充当教官,替谢初越与张子岚分担一些负担。
因为是自己的部队,所以王栋在机场设置了一块专门的训练营地。
机场是王栋的地盘,不管拉扎克,还有那些政府军将领有多大的意见,也不敢来此惹是生非。
要知道,机场是军事禁区,守卫机场的行动人员可疑在未经警告的情况下,射杀擅自闯入者。
主要的问题还是时间。
考虑到政府军随时有可能发动反击,王栋只能加强训练强度,让那些新兵尽快掌握基本的战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