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1(2/2)

阿月,阿月,你快出现罢,或者好好的待着,等我把你找出来。

杨广在池子里浮了两圈,洗好了出来,换好干净的衣衫,让守在外面的宫女们进来收拾,拿着石块回了卧房,把石块放在了窗台上,吩咐道,“石姑娘好生歇息,明日一早我带你去御书房。”

这窗棂过了时候便照不到月光了,但陛下吩咐了,贺盾也就乖乖呆在了窗台上,她虽是脱离了二月的身体,梦魇的怪病却一并带到了石块里,好在她现在不用睡觉,醒来睡不着,睡不睡都无妨,但去御书房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一来她可以听杨坚朝臣们商量政务,二来杨坚身上紫气蓬勃,比初初登基那会儿还要旺盛,这种祥瑞之气比日月精华的效果好上一百倍,沐浴上一小会儿当得在外躺上三五天,御书房对贺盾来说,无疑是洞天福地了。

第二日陛下是把她拴在袖子里去的御书房。

高熲,李德林,虞庆则、苏威、杨雄等人都在,服装也和上次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帝王贵臣,都穿着黄纹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

杨坚身上的朝服和百官的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只是带上有十三环的腰带作为帝王的象征。

满眼的黄色,贺盾知道这些都是崔仲方根据五行推算制定的成果,车马、旗帜、服饰,这些改革虽只是小事,但处处都透露出新王朝朝气蓬勃,喜气洋洋的,精神头很足。

今晨这个朝议听起来似乎更像是对近来朝廷政令的进程汇报。

贺盾听到六官制改为了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外加尚书省所属的六个部门,心里就有些激动了,在杨广的袖子里往外挪到袖边上,紧紧抓巴着袖口的边缘,看着侃侃而谈的高熲,心潮澎湃,心说她这是运气好,还赶上三省六部制的诞生。

这可是杨坚当上皇帝以后的第一大创举。

三省六部制承前启后,就此奠定了大天朝中央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至清末,期间的变动也只在于平衡各部门权利和关系,杨坚此一项政举可谓影响深远,堪称天朝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从此以后决策和执行分出了两个层次,宰相逐渐变成了一个决策群体,职责更像是秘书,帮助皇帝共同商议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商议好的国政大事,经过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合格,最后经由皇帝批准以后,再交给尚书省执行,如此一来,施政和决策分开,注定了宰相只是皇帝的辅助决策人员,像宇文护那样专政的权臣是不可能出现了,削弱了相权,集中了皇权,这是一整套严密完整的官僚机构,行政议员的扩张能集思广益不说,各部门分功明确,国家的行政效率也会提升到新的高度,国家更像一个机器了,在君主的带领下,高效又良性地运转起来。

只此一条在官制体质上破旧迎新影响后世千百年的政治改革,就足以称呼杨坚一声伟大圣主了。

贺盾听得聚精会神,只恨不得现在就长出手脚,拿着笔墨把这朝堂上皇帝和臣子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才好。

高熲正说着编著开皇律的事,此次参与编著的包括高熲、杨素、李德林、郑译等人在内的总共有十余人,集思广益,律法已经有一个初稿了,杨坚听完,频频点头,又道,“以轻代重,化死为生,法外施刑的漏洞也要堵上”

杨坚说着看向候在一边的杨广,问,“你大哥不在,阿摩你来说说,狱吏滥施酷刑,往往屈打成招,这事可有些遏制之法。”

这事想要彻底杜绝是不可能的,父亲也说了遏制二字。

杨广行了一礼回道,“儿臣以为可规定量刑拷打的最大数目,譬如杖行,规定最多不得超过两百下,刑杖不能换人,统一好各处刑具的样式,另外可以允许自诉,同一事件的罪犯可以相互纠告,纠告有赏,知情不报有罚,若是能让罪犯们有条路径可以逐级上告,有冤屈的,可以由郡到州自己申诉,死罪的犯人反复审查案件,再进行最后判决刑罪,如此或可遏制一二。”

杨坚听了频频点头,面上露出些放松之色,高熲等人也说此法可再议,郑译又说起修史的事来,李德林便奏请允许民间学者私自修史,如此可百花齐放。

杨坚想了想便点头应了,提起修史,杨坚便看向杨广道,“二月那臭小子还不回来,他若回来了你便跟他说,朕让他进秘书省当官,做秘书令,让他莫要当缩头乌龟了,朕还能跟个小孩计较不成。你们自小亲如兄弟,你成亲,他还躲着不见你,可是真没良心了。”

秘书令,掌管大隋所有的经籍图书,天文历法,这官职最适合她了。

这算是有一份正式的工作了,贺盾听了高兴,转眼间想起自己现在的模样,又偃旗息鼓了。

“儿臣现在也还没见过阿月。”杨广知道父亲是想阿月了,他也希望在江陵的阿月就是阿月,那样什么都好说。

虞庆则紧接着说起吐谷浑侵犯凉州的事,高熲便推荐了乐安公元谐,虞庆则也说此人有勇有谋,广平王杨雄附议,隋文帝便下诏派元谐为行军元帅,统领步骑十万人,反击吐谷浑。

要出兵,杨坚想占卜吉凶,便想起二月来,叮嘱了杨广一回,杨广一一应了。

贺盾倒是不担心,她记得这一战,元谐领兵打仗很有一套,御下有方,此番与吐谷浑对战,在青海湖俘虏斩杀对方数万人,可谓是大获全胜,吓得吐谷浑的王亲贵族们带着子民来大隋投诚,可谓开国以来最为振奋人心的一击,自此信服杨坚的百姓臣子们更多了,朝堂上下一片欢腾。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捷报就会传回长安,普天同庆。

杨广耐心地等着臣子们商议完战事,这才上前行礼道,“父亲,儿臣有一言。”

杨坚点头示意他说,杨广便接着道,“父亲,吐谷浑侵犯凉州,是因为境内遇到干旱天灾,草原缺水河流枯竭,牛羊马匹多有饿死病死,这才往凉州抢东西,吐谷浑与突厥、凉州都毗邻,突厥亦是逐水草而生,又有高宝宁等人与突厥勾结连通,儿臣以为防御突厥一事也不能忽略了。”

杨广说着叩请道,“并州乃是防御突厥进犯的门户,老太师已经抵达长安就任,儿臣既是领并州总管一职,叩求尽快前往并州任职,有王大人,李大人他们在,必然能预先做好防御突厥进犯的措施。”听了吐谷浑的战事,他确实担心突厥会趁火打劫,再加上阿月的事,一石二鸟,再好不过了。

赴任前兵马粮草先有个准备,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快马加鞭足够庾季才带着他的晋王妃赶回来长安了,毕竟是两国联姻,母亲又想让他成亲了再去并州,这婚礼虽是仓促,也非得要办了不可。

高熲虞庆则等人听了皆附议,防御突厥这件事本就已经提上了日程,晋王不说,他们也是要进言的,只晋王能看得到这一点,高熲等人难免要在皇帝面前称赞两句。

儿女亲事如何比得上边关防务,杨坚略想一想,便点头应了,又传了旨,让来和重新拟定晋王的婚期,就定在两个月后,至于娶谁不是皇帝和朝臣要担心的,这是选的晋王妃,给萧岿一百个胆子也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