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22(2/2)

“自是画册的事儿。”武好古说,“我想替春闱大比后高中的进士一人画一张写真,然后印成画册。也好让普天下人有幸得见我大宋新科进士的容颜。”

“这是好事儿啊。”高俅点点头道。“有甚底要我帮忙的么”

武好古笑道:“这事儿我不大好提出,得请端王上个奏章。”

武好古官小,提出来也不可能引起重视,没准就搁置了。赵佶是亲王,又是未来的官家热门人选,他要上奏可就没人敢不当回事了。

“行啊。”高俅笑道,“你求端王,端王怎么会不帮忙呢”

“还得求端王揽下绘画和刊印画册的差事。”武好古笑道,“这样才能让花魁行做了这笔大买卖。”

让赵佶接下绘画和印画册的差事也是武好古盘算一番后决定的,因为赵佶在元符三年春季就要即位做皇帝了。

到时候文曲星画册就等于是大宋皇帝亲自创立的买卖,将来才容易转变为报纸啊。

高俅笑了笑:“不如今晚上你自己去和端王说吧,端王是不会不答应的。”

“今晚上”武好古愣了愣,“端王邀我去王府”

“去撷芳楼。”

“撷芳楼那可是青楼啊”武好古眉头皱了起来。

“青楼才叫你去啊。”高俅嘻嘻一笑,“撷芳楼的花魁你都认得吧”

“不,不,不。”武好古连连摇头,“端王殿下不该去青楼,至少现在不该去。”

“怎么啦”

“他是亲王啊。”武好古说。

“亲王怎么不能去了”高俅还是一脸懵懂。

武好古皱眉道:“官家的身体可不好啊万一”

“万一”高俅的脸色一变,压低声音道,“你是说官家他,他很快就要”

赵煦病病歪歪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本来大家都挺看好赵佶接班。可是自打赵佶的老婆怀上后,大家又有点吃不准了。没准赵佶就是个“皇上他爹”呢

当然了,对高俅而言,巴结上“皇上他爹”也是好的。如果赵佶能当上皇帝,那他可就要飞黄腾达了

武好古摆摆手,低声道:“不可说,不可说。但是只要这种可能还存在,只要有向太后在所以端王这些日子就该正经一点,不能把自己当成将来的皇父啊。”

如果赵佶肯定是“皇父”的前途,那不必说,天天睡在青楼里才好呢可他如果有可能当皇帝,那可就得稍微正经一点,免得被“大权在握”的宰执们讨厌挡了通天路。

不过武好古现在想要规劝端王倒也不是怕他当不上皇帝,而是怕章惇头脑发热去挡赵佶的路。武好古现在已经知道,赵佶即位的问题是向太后乾纲独断的,权相章惇根本没有办法对抗。

因为章惇的这个权相根本就是个假象

他现在可不是刚刚魂穿的时候了,他是当过一段时间翰林图画院待诏直长的,经常入宫,自然知道宫廷内部的权力构架了。

和唐季宦官控制宫廷的情况不同,北宋宫廷中真正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入内内侍省,而是閤门司。而閤门司里面清一色的都是开封将门,他们全是亲旧党的。

一旦赵煦驾崩,在新党的宰执和旧党的太后之间,閤门司的将门子肯定拥护太后。他们只要把住宫门,暂时封锁消息,先派人请赵佶入宫,再将皇帝驾崩的消息通知宰执,那么皇位继承问题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就是已经入宫的赵佶黄袍加身了。

哪怕赵佶的儿子已经生出来了,只要向太后有决心,一样可以立赵佶做皇帝。章惇和支持章惇的内侍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因为不仅閤门司是旧党将门的地盘,连开封府的三衙禁军也是将门在控制。章惇兄弟能够影响的武装力量远在陕西,根本管不了开封府的事儿。

所以章惇这个“权相”根本没权因为他不能练兵啊真正有权的是赵煦,赵煦死后就是向太后有权,“以文御武”的宰执们的权力在閤门司和三衙禁军的刀把子前都是纸糊的。

第三百六十一章科举界的旗帜

下午的时候下了一场雨夹雪,黄昏方停,开封府的气温随之骤降,街道也变得有些泥泞湿滑。

开封府内城大部分的街道,路况都是很差的,用后世的话说,也是一个“首堵”。这主要和开封府的底子有关,现在这座开封府城的内城始建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由初代宣武镇节度使李勉在原汴州城的基础上增筑扩建而成的。

也就是说,开封府的底子只是一座节度使的治所,并不是大国都城。一个节度使的治所能够容纳十万二十万人就是差不多了。可是现在挤在开封府内城里的人口,只怕不下五十万啊

而且宋朝皇帝向来优待开封府的市民,根本不可能强拆民居进行城市改建。所以开封府内城的街道大多歪歪扭扭的,还有不少占地摆摊和违章搭建,使得本身就不大够用的街道变得更加不堪,不仅格局变得更小,而且道路也愈加难行了。

武好古骑在马,跟着高俅一起慢悠悠的走在号称大街,实际上却非常局促的汴河大街上,心中却盘算起了要怎么才能把文曲星的创刊号搞成一场大宋科举界的一面旗帜。

在深刻感受了一番大宋的科举狂欢气氛之后,他现在对文曲星已经有了点新的思路。这本刊物不应该再走“写真集”的路线,毕竟那些进士老爷中多的是歪瓜劣枣,在长相上没有多少吸引力的。而且会买文曲星的人多半也是读书人,他们是不会把那些高中进士的家伙当成幻想中的牵手对象呃,至少大部分不会有这样重口味的想法。

所以文曲星的定位应该是一本科举界的旗帜性刊物,是科举界人士人人必看的读物进士写真只是初期打响品牌的噱头,想要成为旗帜,并且成为未来科举改革的喉舌,光靠写真是不够的。

是的,武好古现在还想要改革科举,而不是完全废除科举。

因为科举制度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这套取士制度提供了一条屌丝逆袭的上升通道,而且也可以将屌丝中比较聪明且比较好学的人挑选出来能考上举人、进士的主儿虽然不一定能安邦治国基本上是不能的,但是他们肯定很聪明也很好学。

武好古的那个弟弟武好文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要是生在后世,那也是北大清华随便进的高考状元啊

而且武好文的自律能力还特别的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