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一会儿,隆美尔就说道:“那么那三个间谍就必定是被策反了”
秦川将那三名间谍的资料扬了扬,然后说道:“他们是通过中立国的身份去英国的,而且几个人都在中立国活动了几年,身份方面应该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英国人的情报网早就在中立国撒开了,他们或许早在被派到英国之前就被英国情报人员盯上了”
虽然秦川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但也只能这么做解释。
隆美尔对此表示赞同。
因为英、德两国的情报人员的确在中立国进行着各种明争暗斗,而德国情报人员明显处于下风。
被秦川这么于说,隆美尔显然恢复了信心,他一边翻阅着文件一边说道:“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证据,只有确凿的证据,我们才有办法说服他们”
“我想知道我们在北海有没有潜艇”秦川说。
“潜艇”隆美尔回答:“当然有,我们一直都偷袭英国人运输船不过现在越来越困难了你为什么问潜艇”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秦川说:“我在想,是不是能让潜艇派一支小分队到苏格兰侦察一下,我是说那个第4集团军”
隆美尔想了一会儿,然后“腾”的站起身,对舒斯特上校说道:“马上联系海军”
秦川这是在赌运气。
他赌的不仅仅是在北海有没有潜艇,更是潜艇距离苏格兰沿岸的距离是否足够近。
原因是秦川还知道英国“超级机密”的存在。
不过一方面,“超级机密”也并不是监听到每一条密电都会进行破译,如果这样的话只怕它全天开机也无法将那些密电全数破译。
所以,它肯定有优先级别。
比如发给希特勒的电报,再比如此时法国一带密电的传输。
发给海军的电报以及海军发出去的电报应该属于优先级别较低的。
另一方面,这些密电被监听、汇总,然后发送给“超级机密”都需要时间。
秦川估计以这种优先级别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破译与希特勒之间的密电是优先级别最高的,就像之前所说的,隆美尔在非洲与盟军作战时,希特勒发给隆美尔的电报还没来得及送到隆美尔手中,丘吉尔就已经知道内容了。
注:隆美尔经常在一线指挥作战,电报送到他手中需要时间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其它的电报才更有可能会被忽视。
也就是说,潜艇可能会有几天的时间。
当然,这些都只是秦川的猜测,秦川虽然知道“超级机密”但除此之外同样一无所知,如果说还有什么的话那就是知道它是最原始的计算机。
不过现在秦川似乎只能碰碰运气了。
很幸运,不一会儿隆美尔就拿着一份电报兴奋的对秦川说道:“我们恰好有一艘潜艇在爱丁堡附近,距离只有两小时,但它必须等到天黑才能行动”
秦川看了看表,此时距离天黑还有一小时也就是说德潜艇的侦察兵可能只需要三到五小时就可以上岸并对位于苏格兰爱丁堡的第4集团军实施侦察。
情况比秦川预估的要好得多,这可以算是一个惊喜。
但正所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知道这次侦察行动会是什么结果呢
正文第八百六十九章侦察
u827是一艘viic41型潜艇。
这种潜艇是由viic型潜艇稍加改进而来,主要是艇壳用更厚更坚固的材质建造使其能下潜至更深的深度,但因为艇内部件使用更轻的材质以及更合更理的规划,潜艇总重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viic型稍轻,于是航速、航程等基本不变。
艇长布莱希特上尉才刚刚在艇长室里躺下,通讯员就将一份电报交到布莱希特上尉手中。
布莱希特上尉看了一眼电报的内容,然后一翻身就坐了起来。
它原以为这是个普通的攻击命令告知它们运行到哪个位置潜伏等待目标出现,没想到居然是个侦察任务。
众所周知的是,侦察任务看似简单,只需要派几个船员到岸上去看一看,但其实这样的任务一点都不比攻击任务轻松,甚至可以说更危险。
原因是潜艇在执行攻击任务时可以打完就跑,而且攻击位置还是适合潜艇潜航或作战的海域。
但侦察任务首先它得靠近敌人海岸,那里往往到处都是敌人驱逐舰,其次是放出水手完成侦察任务后还得收回,而期间就意味着潜艇始终得呆在距离海岸线不远的位置,这些对潜艇来说都是困难和危险。
然而,命令就是命令。
想了想,布莱希特上尉就下令道:“通知维斯上士到我这来一趟”
“是”
维斯上士不久就出现在布莱希特上尉面前艇长室通常都在潜艇正中位置,位于两头的船员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艇长。
布莱希特上尉指着地图简练的说道:“爱丁堡以南两公里,侦察任务,天黑后执行”
“是,长官”维斯上士回答,迟疑了下又问了声:“如果被发现的话,我们怎么回来”
这是最难的侦察任务本身并不困难,只需要赶到指定地点然后把侦察结果通过无线电向潜艇汇报就可以了。难就难在万一被人发现,侦察小组几乎不可能返回潜艇,因为那会给整艘潜艇带来致命的危险。
“如果被发现”布莱希特上尉回答道:“你们就不需要返回,投降吧”
维斯上士愣了下,然后很快就意识到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执行任务了,但他还是挺身敬礼,应道:“是,长官”
结果果然像布莱希特上尉和维斯上士预估的那样,虽然他们完成了侦察任务,但却因为被敌人发现而无法返回潜艇甚至就在英军士兵意识到他们的俘虏是德国潜艇兵时,第一时间就派出五艘驱逐舰到附近搜索。
这些都不是重点,因为没人会关心在战场上一个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