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1章 九年秋(2/2)

科举不仅是为选拔人才,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维持稳定。

所以在三层院试的过程中,都是按各地名额考取。

就比如静宁州,在籍拢共一千多人,身体健康没有残疾,符合考试标准的只有三十七人,甚至还没维持考场秩序的官吏衙役多,最后也录取了八个。

还有斡耳府,这是青海都督府为了科举专门攒出来的府,辖大小揣旦、格尔木等地的察哈尔、土默特、和硕特和西番等屯牧卫和八个斡耳朵。

牧民听说过了童子试给发两只羊,人人踊跃报名。

交上去的基本上都是白卷,没几个懂四书五经的,能用汉字稀里糊涂把试卷写满就算童生了。

反正各卫依答卷优劣次第录取八个童生,基本上问论语哪一句的解释,写的都是自己生平,大汗征甘肃时献过多少只牛羊,小舅子给大元帅打过仗之类的答案。

这就够了,虽然不识字,但是会默写,童生试稳过。

海西旅帅谢二虎欢天喜地的赶着羊群在青海游荡,给诸部的高级知识分子发羊羔子。

斡耳府的童生奖励政策,就是谢二虎和巴桑专门找杨鼎瑞定的,羊羔子由他们和各卫长官出,劝学。

反正咱也不要秀才功名,有了童生,就送到卫学上课去,将来再考秀才。

甘肃今年又起了蝗灾,曹耀回到西安府要比别人晚一些,不过这位元帅府的甘肃大都督倒是要比别人兴奋地多。

他要学着承运在河湟的部署,在甘肃修建木轨,以便将甘肃的物资快速运抵兰州。

亲田法的存在,让甘肃的屯田做得很好,对蝗灾也有很强的抵抗力。

同时军屯的征税,也比陕西的地方粮税征得多,因此甘肃都督府在兵粮上非常富裕。

只不过甘肃的难题集中在人口、商路、商贸和贵金属方面,土壤沙漠化让路不好走,粮食运不出去,在当地也不好卖出去,因为没钱。

他们缺少金银,以至于在凉州府,不少人用上了河湟的狮子票。

曹耀认为,仿照河湟修建轨道,能很好地解决甘肃目前的问题。

这事,刘承宗肯定赞同。

河湟的轨道运输,对运输成本的降低有极大帮助,狭长的河西走廊,确实需要这个。

当然衍生出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偷木轨,建轨道用的都是承重极佳的榆木,断不了有人扒走。

这事在河湟谷地无所谓。

河湟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又极低,轨道沿途就没有人少的地方,木轨被毁坏很快就会被发现,后续的捉拿、搜查都很容易,主政青海的杨鼎瑞又是编写第一部元帅律的人。

杨鼎瑞在康宁府的时候,很有普法意识。

律法的目的不是给人判重罪。

不是定个罪,别人犯了罪就抓,抓了就判就完事了。

得让人认同,有维护律法的意识。

因为律法的目的是不让人犯罪。

要不然就跟大明军法一样,操典上军法按戚继光那套写的,人们嘴上也是这么说的,但没有任何一个军事主官闲着没事拿那套惩罚士兵。

因为现在的明军生活水平,没有办法让人认同戚继光的军法条例。

偷了就抓呗,就这年头人口那流动性,河湟的镇、乡、保、甲制度下,偷了木轨还没弄回家就被逮住了。

缉私兵最乐于见这个了,你偷你的,我抓我的。

抓住就是金沟银洞劳役十年,分的地全部没收。

抓不住,就认栽。

备用的轨木一直有,榆木也不是啥名贵树木。

跟这个成本比起来,运力提升的好处太大了,那轨木被偷盗的损耗,甚至还不如损坏的车辆成本高。

实际上河湟正在实验给轨木套铁壳,因为一来铁皮轨道更快,承重更大,二是铁皮轨道丢了比木轨好抓。

木轨道的印记,手工削一削就没了。

而铁轨要销赃,可比木轨难多了。

尤其在河湟这地方,往哪儿销?谁敢收?

真有能收脏的人,案子里偷盗铁轨反而是最轻的罪了,有这本事炮都能给卖出去。

但这事在甘肃,就不一样了。

河湟那小轨道,全长不过五百里,沿途哪里都有人,而甘肃需要的轨道是河湟的三四倍,人口却与河湟差不多,中间有大片的无人区和荒漠戈壁。

成本控制,要比河湟难得多。

因此,刘狮子的建议,是让曹耀先从凉州到兰州河口修一道试试。

其实今年有蝗灾的不止甘肃,河南也有,而且灾害程度要比甘肃的蝗灾大得多,铺天盖地。

刘承宗一度要让全陕防蝗,却没想到遮天蔽日的蝗虫群飞上潼关塬,却虚晃一枪,北上山西了。

因此今年陕西的收成还凑合,干旱情况,比刘狮子预想中要好得多。

虽然还是旱,但并没有前几年旱得那么厉害,过年时是普遍下了雪,延安府等地今年夏季还下了点雨。

真正滴水未进的,主要是陇西的静宁州、天水一带,以及宁夏银川两处,称得上草木焦枯。

但陇西旱不旱,其实对刘狮子来说没两样,因为那几个县早几年就连年连季的大旱,明军、农民军、元帅军又在那边接连爆发大战,早被打成一片白地。

当地人在战争与旱灾中,早就百不存一。

拢共也没多少人,旱灾的报告一呈送到元帅府,刘承宗就让官府疏散,就近各府进行救济。

宁夏也不算啥问题,那边经过内讧、东征,人口和驻军也不算多,而且灌溉条件好,有汉唐二渠,至少塞上江南的基本粮产,哪怕大旱,依然比陕西强上不少。

但河南,今年的情况非常不好。

先是因为干旱,黄河在陕山之间的壶口河段断流十余日,随后过了农时的用水季,黄河稍有恢复,但水清了。

这种不正常的情况,直到延安府接连降雨,黄河的状态才稍好些。

即便如此,河南还是先大旱,再蝗灾,脆弱的民生再次遭受重大打击,甚至出现了百姓携家带口向西逃荒的情况。

刘狮子命张天琳接纳逃荒灾民,但同时也要做好关上巡防,以防河南那个总兵官张任学趁机开战。

不过接纳归接纳,刘狮子其实不太能理解。

他心说,陕西人不往河南逃荒就不错了,你们还往这边跑,咋想的嘛。

很快,刘承宗就知道人家是咋想的了。

驻防潼关的张天琳没几日就亲自跑回西安,风尘仆仆地向刘承宗报告:“大帅,黄河,在开封决口了。”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