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我跟着杨师傅出去做工,据说以前是赶着牛车出去的,现在有了拖拉机,我和杨师傅是开着拖拉机出去的。
我很喜欢拖拉机的声音,突突突突很威风,但是我不喜欢拖拉机的排气管子,就竖在前面,冒出来的黑烟都喷脸上了。开上一会儿拖拉机,脸都黑了,鼻孔里更黑。
所以,临走之前,我把排气筒给接到后面去了,这样我们往前走,它在后面冒烟。
开拖拉机虽然不是什么力气活,但是真累啊,开一天下来,浑身都散了。
还好我们不连着跑,到了一个地方停三天,干三天活之后,再往前走一天,再干三天活。
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也不是个人,而是当地的供销社和杂货铺,他们会根据需要给我们下订单,通常都是他们自己带材料,我们只是做手工。说心里话,挣不了几个钱,全当是做好事了。
其实我挺喜欢这种感觉的,
我和杨师傅平时就住在拖拉机后面拉着的大篷车里,到了镇上遇到国营浴池就花两毛钱进去洗个澡。杨师傅最喜欢喝两口,每次吃饭的时候,拿起酒杯的时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一旦贪杯多喝了两口,就开始天南地北的和我狂吹起来。
我和杨师傅还是很投缘的。
我学打铁是很认真的,经过这两个月的相处,杨师傅对我就当是真的关门弟子了。
他一直理解不了我为啥要来学铁匠,毕竟我教的学费可不低啊!
一提到学费,杨师傅就觉得不好意思,他觉得这是不义之财。他喝多了的时候说:“其实你给我当学徒,应该是我给你开一些工钱的,现在倒是好,你来当学徒,干了不少活,还要教这么多学费。这不合规矩啊!”
我说:“您就收着吧,就当是我孝敬您的。”
到了七月底的时候,我们到了高原,刚到的时候我就觉得头疼,这里是康城,康城在一个小山沟里,我们走了一个月,总算是把拖拉机开到了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城里。
不过这里有一首很有名的歌曲,叫康定情歌。歌唱的挺好,但是这地方真不行。
有山,山上全是石头片子,在山坡上只能长短短的草,这里的人找一块种菜的地方都难,更别说种粮食了。
这里的主业就是放牛,这里的孩子们从小就要放牛,根本就不去上学,因为放牛根本就不需要学知识,就算是认识字有啥用,对放牛一点好处都没有。
我们到了这里就把帐篷撑起来了,点上火,开始干活。
当地的供销社和商铺都送来了订单和材料,给我们啥材料,我们就打啥材料的。打造的最多的就是锄头和菜刀这些,还有一些很特殊的活儿,打造一些坏掉的机器零件。
这些零件大多不难,有的断掉了,当地人焊接上凑合用,但是焊接的不结实,还是会断掉,当地的人就会拿着断掉的零件过来,让我们打一个一模一样的。有的能打,有的里面带油路,打不了。
总之,这种活儿是我最喜欢干的,至于打菜刀和锄头那些,我是真的干够了。
终于来了大活了,在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竟然有人来找我们打洛阳铲。
虽然这个叫铲子,但是它不是铲子的样子,更像是一个筒子,这东西主要就是用来探墓用的。怀疑这里有大墓,就用这个一直往下戳,把土带出来,戳出来一个洞,通过洞。
另外,考古队也用这东西,不只是探墓,也会去探查地下,所以,考古队用这个往下打,看看这里到底有多深,掩埋了多少历史。
但是这个客户就有点邪性了,他拿着一个洛阳铲过来,说:“就打这样的东西,不过,不要接缝,要能打穿石头的。”
杨师傅一看就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他应该也没少打这个,而且打洛阳铲很赚钱。但是要求没有缝隙,可就有点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