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朕看是妙不可言!”
李纯放下茶杯,眼中精光闪烁,心情大好地朗声说道:
“传朕旨意,着国子监、弘文馆,遴选五十名聪敏好学的监生、学士,由礼部派员护送,前往西北大学‘交流学习’,一切用度,由国库承担!”
“再拟一道旨意,昭告天下。西北大学,乃教化万民之善举,凡大唐子民前往求学者,沿途官府,需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有敢借机生事,扰乱西北大计者,严惩不贷!”
一连两道旨意,彻底表明了朝廷的立场。
皇帝,不仅是站在西北王一边,甚至已经亲自下场,为西北大学背书站台!
这一下,那些还在犹豫、还在叫嚣着要抵制的世家们,彻底傻了眼。
他们最后的希望,就是皇帝能出面制衡李唐。可现在,皇帝和西北王李唐,俨然已经穿上了一条裤子。
胳膊,终究是拧不过大腿的。
……
兰州,西北王府。
李唐放下长孙玥从长安发回的加密电报,脸上露出一丝不出所料的微笑。
李纯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
一个想要集权的皇帝,和一个能帮他削弱世家的强大藩王,天然就是盟友。只要他不表露出取而代之的野心,李纯就会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而“西北大学”这张牌,就是他送给李纯的另一把刀,同时也是套在所有世家脖子上的枷锁。
他拿起另一份文件,上面是林昭君和杨文菁联名提交的报告。
“‘锻体三十六式’初级篇已在兰州、凉州、瓜州、沙州等核心区域全面普及,民众参与热情高涨,初步统计,已有超过三十万民众能够完整练习‘引气第一式’。”
“根据初步观察,长期坚持练习的民众,在体能、精神面貌、以及对常见风寒的抵抗力上,均有显着提升。民间已出现‘王爷神功,百病不侵’的歌谣。”
“建议:可遴选其中天赋较佳、意志坚定者,传授‘锻-体三十六式’中级篇,作为基层干部和民兵骨干进行培养。”
李唐在这份报告上批下了一个“可”字。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提升整个西北领地的民众身体素质,更是在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潜力筛选。
那些能在艰苦的日常中,依旧坚持每日锻炼的人,他们的意志力、执行力,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这些人,将是西北未来最坚实的基石。
“王爷。”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拓跋尼孜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羹走了进来。
她今天穿着一身紧身的皮甲,将火爆的身材勾勒得淋漓尽致,但脸上却带着一丝凝重。
“政安局那边有新消息。”
她将肉羹放到桌上,低声说道:
“玥妹妹那边的情报网确认,随着当今天子下旨彻查天下道观,佛门势力正在中原各地迅速扩张。不少地方的豪绅、富商,都开始大规模捐建寺庙,供养僧侣。”
“尤其是天台宗、华严宗等几个大宗,借着‘道消佛长’的谶言,广收信徒,声势浩大。据说,洛阳城外的白马寺,半个月内,就收了近千名剃度的僧人。”
李唐拿起汤匙,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肉羹,似乎对这个消息并不意外。
“意料之中。”他淡淡地说道。
“王爷似乎……一点也不担心?”
拓跋尼孜有些不解,怔然问道:
“佛门讲究‘不事生产,不纳赋税’,若是任由其坐大,于国于民,皆是巨大的负担。而且佛寺拥有大量土地和佃农,自成体系,长此以往,恐成国中之国,尾大不掉。”
李唐放下汤碗,擦了擦嘴角,示意拓跋尼孜坐到自己身边。
他伸出手,将一缕不听话的秀发,为她别到耳后,才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