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章 张掖的油(2/2)

“臣下还要缴纳商税的,里里外外一算,臣下所赚到的,也没有那么多。”张诚解释道。

诚记在石油产业上占有垄断地位,张诚刻意来维持这种垄断地位,掌握了能源,就能对天下局势有一定的稳定能力,张诚现在并不信任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能够对能源有足够的认识。

如果石油开采炼制和销售过于分散,会不会陷入无序发展状态?最后到处挖坑,然后彼此竞价,搞到油井无利可图,或者整个行业破坏严重?

不过皇帝既然对这诚记在这项产业上的比重有所不满,是不是什么时候和陛下认真谈一下?石油产业是不是效仿制糖业,变成一个朝廷、皇家、诚记三方面共同合作的项目,确保朝廷和皇家占大头,诚记就只要掌握住运营这个行业的权力就可以了?

反正皇帝不会亲自运营这些项目,反正不能把这种企业运营的事儿交给朝中那些只会吹牛拍马的官吏。

从这里一路向西,燃料供应决定了大秦军队能走多远,张诚依稀有印象,从玉门油田一路向西,一直到中东的沿线,分布着无数油田,当然油田勘探很困难,自己又不是石油行业出身,根本不掌握地质构造和油田形成理论,在自己这一代人,顺利找到大油田、开采大油田,实际上并不可能。

但是在这一路向西,毕竟还是有很多浅表的油田存在,甚至有一些不需要开采就自然溢出地面的油田。各地的人民对石油接触的历史相当悠久,只不过在历史上一直没有石油的提炼和广泛使用,很多油田也就白白的荒废那么久。

维持蒙恬几万大军的前进,所需要的燃油不会比后世一个县城全部车辆所需要的石油更多,只要每隔几千里,有一两个油井,有一个规模不太大的提炼厂,就能维持这支军队在这条线路上的存在,确保他们的机动能力吧。

电报能够确保帝国对哪怕最边远地区郡县的信息沟通。

但是帝国要确实掌控那些偏远的郡县,运兵速度就是个问题。

运兵两个关键。一个是道路,一个是车辆。如果整个所有郡县都能通铁路,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就是无与伦比的。一火车的军队,能轻松镇压任何叛乱。

铁路是个好东西,但是大秦的人口是个大问题,战后两千多万的人口,无论是劳动力还是经济现状,都不支持建设遍布全国的铁路网。

虽然张苍丞相曾经提出过铁路建设对帝国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种种好处,但是计算过工作量和费用之后,张苍大人终究还是把这份报告封存起来。

“什么时候帝国人口超过五千万,再考虑铁路网的问题吧!”张苍说这话的时候,一脸颓然。

西征没有铁路来解决后勤问题,就只能靠交通工具。眼下的拖拉机、摩托车能够提高行进速度,但是沿线的油料供应就是问题。

战争,看起来是两军对阵,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但是战争的本质,就是后勤能力,将军们都是后勤专家,能有效解决物资管理。

可是物资的生产,靠的是后方的工厂和无数工人。

每一个工人,都为这场战争付出贡献。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