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钱不用来征服,难道用来赔款吗?(1/2)

张诚喟然一叹。

即便亲近如赵杏儿,在面对蒙恬远征上,她的想法也不能和自己一致。

又或者是因为赵杏儿的职位,掌管帝国财政大权,需要不停去平衡各个部门,使用国库的钱财和资源,所以本能的形成了过于关注钱财的习惯。面对蒙恬的扩张姿态,赵杏儿选择了保守。

当远征的所消耗的资金太大的时候,赵杏儿被吓到了。

“财政,财政,财政不仅仅是财,还有政。财政工作不是单纯的赚钱,囤积米粮铜钱在仓房,而是平衡和发展国家的财富,把钱很好的花出去,让这个国家越来越富强,才是财政存在的意义!”张诚叹息着说。

赵杏儿看着张诚。这个道理赵杏儿当然懂得,正是因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赵杏儿才觉得把维持大军远征的费用,用在国内的生产建设上更好。

“我们不能光想着钱花出去的结果,还要想到钱花不出去的结果。”张诚说,“你和李灵在处理灯泡厂这个项目上的态度,我很赞赏。明知灯泡厂一直在亏损,你们坚持不断向里面投钱,即使现在仍然在亏损,各方面的投资者都望而却步了,而你们仍然在不断加大投资。这要有绝大的勇气……”

灯泡厂坚持在亏损的情况下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扩大生产,赵杏儿作为幕后操盘者体现出来的勇气、气魄和能力,令人赞叹。

了解灯泡厂财务状况的人,没有一个不惊叹的,然后就都是摇头叹气。

只有赵杏儿坚持向里面砸钱。

赵杏儿持续投资的理由很简单。灯泡比所有其它照明方式的效果都要好,更亮的灯一定会取代过去所有照明方式。而灯泡的高成本只不过因为这项事业处于其发展初期,很多先期的成本没有充分摊薄,而灯泡还没有充分普及,生产的自动化和生产效率还没有充分提高,成本还没有充分砸下去。

灯泡原料的成本是很清楚的:一点点玻璃,比蒙恬制作的那个玩具玻璃珠也没多多少,一小根钨丝,比头发还要轻得多,一点点金属,内部充的是氮气。

单独计算成本,这些东西都不值钱。成本最大的是生产成本。靠人工吹气的玻璃,成本就高到难以忍受,机械吹气始终在研发和调试,有了橡胶,机器吹气就成为可能,只不过技术实现还有一些困难。

一旦整个玻璃灯泡都能使用自动化生产,成本立刻就降下去,生产的越多,成本就越低,等到生产线的投资都回来的时候,生产成本就无限趋近于零。

那个时候,成千上万个家庭要使用这种灯泡,就会带来无法言说的利润。

200个钱的灯泡现在仍然亏损,但是赵杏儿已经在计算10个钱的灯泡能带来的利润了。

千家万户,每个家可不是只有一间屋子。最终大秦的每间屋子都有一个灯泡,甚至不止一个。

未央宫的大殿上,那个巨大的青铜吊灯上,有上百个灯泡,点亮之后,吊灯周围亮如白昼。散发出来的热量甚至都能烤熟羊腿!

到了那一天,小股东的胡玄李灵夫妇,就会是世间有数的富翁。灯泡是会坏的,赵杏儿已经要求胡玄解决灯泡使用寿命在1000小时的技术研究。并且不需要提高到超过1000小时的质量。

那个时候,灯泡的市场永远不会饱和,就像庄稼一样,年年都有数以千万的灯泡销售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