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一放低姿态,贾公闾亦不好再继续紧咬着不放,只得也附和着说谨记教诲二字。
此时原正则上前,向魏帝道:“奴婢敢请陛下的旨意,今日在何处用膳?昭仪娘娘遣人来问您。”
魏帝神情一片欢喜松快,摆摆手,“不必劳师动众,就在立政殿。”随后又对着裴皎然和贾公闾道:“你二人留下来,陪朕一块用膳吧。”
原正则微微一愕,瞥了眼裴皎然,又看看贾公闾,旋即低头应下。
如今后宫里中宫早丧,而代行中宫之事的张贵妃又突然病逝,薛昭仪变成了后宫之首。但魏帝行居多在立政殿,因此诸多菜肴送到立政殿,不过片刻功夫。
一众小侍传了膳食,并数样金银碗筷置于食案前。随后原正则亲自带人捧了个雕花木盒进来,从里取了三盘鱼腹藏羊出来。
殿内香气四溢。此菜是御制名菜,以羊肉和鱼肉相结合,取一个鲜字。取新鲜鲤鱼洗净用竹刀逆鳞刮净鱼身,去除鱼鳃,从鱼喉下方切开约三寸长的口子,小心取出内脏,并且从鱼嘴取出鱼骨。用桑皮纸擦净血水,避免鱼肉被水浸泡而失去鲜味。取羔羊腿精肉,细切成如蝉翼状后,杂以葱白、姜末、茱萸酱,入石臼捣成羊肉糜。复取陈年黄酒渍羊糜,置陶甑中蒸半炷香的时间。等待香气四溢,纳于鱼腹。鱼身遍涂豉汁,腹背各划三刀如同柳叶状,敷以紫苏嫩叶。准备青铜釜一具,铺香茅为蓐,置鱼其上,周环以豚脂片。慢火炙之,闻脂响如松涛声即转武火。等到鱼鳞泛起金黄,倒入清酒三升,投花椒廿粒,覆以青荷叶焖之。
魏帝颇为喜欢这道菜,率先动筷。
看了眼贾公闾,裴皎然率先离席叩谢。
摆摆手,魏帝笑道:“吃饭就吃饭,行礼做什么。裴卿可知晓这菜是何人发明?”
“齐桓公的御厨易牙。”裴皎然面露笑意,“前人尝云:‘易牙知味,调鼎和羹。’此法虽载《食经》,然世罕得其真。庖丁解牛之技,岂独在刀?调和鼎鼐之道,存乎一心耳。’此菜以羊脂渗鳞,鱼鲜浸脔,阴阳相济,妙不可言。”
此言一出,魏帝笑意变得更加温和,“朕记得贾卿,也喜欢这道菜。”
“多谢陛下惦念臣。鱼羊合烹,其味至鲜。昔齐桓公巡于东海,易牙进馔,剖鱼得羊,异而啖之,美不可言。以往三鱼相叠为鱻,此后遂有“鲜”字之创,以彰其妙。”贾公闾温声开口。
魏帝点了点头,“水火相济,腥甘合和,此调鼎之道也。”
听着魏帝的话,贾公闾拱手,“今日得陛下赐膳,臣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