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14章 暗变(2/2)

看着御座上精神抖擞的魏帝,裴皎然微微抿唇。

她正想着礼部尚书却突然持笏道:“陛下五日前有农人到京兆府报官,说在渭中打捞出一玄龟。龟背上刻有‘嘉禾同穗,景星庆云。’八字。正应《尚书》中'天降祥瑞,以彰有德'之语。此乃上天嘉许陛下治世之功啊!”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魏帝原本兴奋脸上,更添了几分喜悦,他身子微微前倾:“果真?可曾验看过?”

“此乃天降祥瑞。臣恐冲撞,不敢擅自触碰,已命京兆尹派人将祥瑞送入宫中,供陛下御览。”礼部尚书道。

裴皎然垂下眼帘,掩去眼中的深思。史书上所载的天降祥瑞,大多都是时人为自己的行为编造个合法的理由,亦或者是让自己的出身看上去更符合受命于天的意义,从而得到更多的拥护。

“陛下!请勿听信谗言”李敬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响起,这位右补阙手持笏板行礼,“臣以为,祥瑞在德,不在物。太宗皇帝曾言……”

“李敬!”礼部尚书转身怒视,“你这话什么意思!”

殿内气氛骤然紧绷。裴皎然余光瞥见坐在她侧方的贾公闾微微侧首,似乎在观察她的反应。她面色如常,只是将呼吸放得更轻了些。

“行了,让他说下去。”魏帝摆摆手,示意李敬继续。

李敬深吸一口气,声音在殿中回荡,“若百姓家家富足,纵无祥瑞之兆,亦不失为尧舜之治,若百姓愁苦怨愤,纵有再多祥瑞,亦不免是桀纣之世。元魏时,官员焚烧连理木,煮食白雉充饥,这难道能称得上盛世吗?’陛下乃是明君,瑞应在得贤,而非此凡物。”

刹那间,朝臣们都看见魏帝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李敬引用的太宗语录,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兴头上的帝王身上。

“李补阙此言差矣!”礼部尚书厉声道,\"太宗皇帝乃千古明君,自然无需祥瑞佐证。但如今天下承平,玄龟现世,正是上天嘉许陛下治世之功。陛下何不效仿汉武故事,改元庆贺?”

闻言李敬冷笑一声:“赵尚书好记性,怎么不提汉武晚年因迷信祥瑞,导致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蒙冤而死?”

魏帝的目光在礼部尚书和李敬之间来回游移,脸上的喜悦逐渐凝固。殿内群臣的议论声也因这突如其来的反对而渐渐平息,周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

“哼,李补阙此言差矣。陛下励精图治二十载,如今四海升平,万民安乐,玄龟现世正是顺应天意。”

未等李敬开口,魏帝咳嗽起来,侍立在侧的原正则连忙递上丝帕。待咳嗽平息,魏帝面色阴沉地开口:“李敬,朕知你素来耿直,但今日之言未免太过。朕登基以来,日夜忧劳,唯恐有负先帝所托。如今祥瑞现世,乃是上天眷顾,岂容你如此诋毁?朕……”

沉默许久的太子,忽然出声,“陛下,天降祥瑞乃是吉兆。国事繁重,儿臣愿意代天子前往南郊祈禳祭天,为父皇您和大魏祈福。”

魏帝的目光缓缓移向太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手指在御座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殿内静得能听见铜漏滴水的声响。

“太子有心了。”魏帝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不过……”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原正则连忙上前搀扶。待喘息稍定,魏帝目光锐利盯着太子道:“此时你真的愿意离开长安,替朕去祭天么?”

“儿臣一身骨血皆是为父母所赐。为父亲祈福,乃是儿臣之责。”太子道。

“也罢。你就替朕走这一趟。至于祥瑞之事……”魏帝疲惫地靠回御座,摆了摆手,“着太常寺按旧例处置便是。退朝吧。”

随着原正则一声尖利的退朝二字落下,这场暗流涌动的朝会戛然而止。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