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明日能上工,试用一日,若能满意月薪三块银元,外加固定四季衣裳各一身。\"郑孝胥爽快道。
“那老爷且等等。”
杨婆子随即进了里屋,和媳妇儿两人商议一番。
“妈若这位老爷是真心长期雇佣,管吃住还给一年四季的一身衣裳,一个月还给三块银元,还只管烧火、做饭、洗衣等日常琐事,莫不是骗子吧?”
“咱们大杂院儿也不是没有去做烧火婆子的,哪家开这么好的条件?虽说咱们家只平常度日,好歹还有些积蓄。”
“哎,话不能这么说,那老爷说了就在前儿老虎庙胡同做工。离这又不远,不妨试一试,若是成了明年这时候老婆子该添个孙子了。”
当下杨婆子和郑孝胥两人便去了坊官处,当着坊官的面签订了雇佣契约。约定了一应待遇工钱,试用一日若不满意不退定钱。杨婆子按了手印,郑孝胥付了三日的定钱。临走时,杨婆子还特意问了宅子的方位,说是明日一早就过去。
\"这婆子倒是爽快。\"回程的路上,郑孝胥心想,\"得众人推荐厨艺既好,为人又实诚,比那些挑三拣四的老婆子强多了。\"
日影西斜,转眼已是申时末。郑大郑二终于将其余房间收拾妥帖,将遗留下来的家具陈设规整了一遍。郑孝胥满意地环视一圈,嘱咐道:\"你们将前房主所留下来的被褥碗碟等物品仔细看看,有用的单独收起来,咱们这便出门。\"
主仆三人锁好宅院大门,叫了三辆人力车直奔全聚德。郑孝胥坐在车上,想着明日杨婆子就要来上工,宅子里便有了烟火气,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期待,尝尝这众人推荐的手艺。
\"咱们请客,别让修二兄还等着呢。\"他轻叩车壁,对车夫道,\"去全聚德!\"
车轮辘辘,载着他驶向那顿期待已久的京味大餐。这一日的奔波总算有了圆满的收梢——新宅已定,厨娘已聘,七八天前从上海辗转而来的这一路风尘,终是在这北京城的胡同深处,寻得了一个安稳的落脚处。
更多的不单单只是为了请这修二吃上一顿,这接触下来郑孝胥发现修二人际关系还是颇为复杂。
自从得知自己被任命为内务府广储司长官,通过与醇亲王的书信来往,多少也知道些许如今皇室的规划。
在这变卖财物一事上,经过思考颇为认可皇室此举,若要复兴大清首要之举便是这钱粮一事。
如今到了京城结交些中下层人物,好利于日后行事——变卖宫中财物。
修二这类人在北京城小道消息最是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