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奋的目光从机床上移开,落在了李工和周毅的脸上,眼神深邃得如同夜空。
“但是,真正决定一个人生死存亡、决定一个文明高度的,不是肌肉和骨骼,而是大脑和神经。”
“在工业领域,芯片,就是这个时代的大脑和神经中枢。而制造芯片的设备,尤其是高端光刻机,就是工业金字塔最顶端、那颗最璀璨的明珠。”
他的声音平静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狠狠地砸在李工和周毅的心上。
“我们刚刚用‘昆仑’证明了,我们能锻造出世界上最强壮的‘骨骼’和‘肌肉’。那么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是去挑战那个最复杂的‘大脑’。”
“我要做的,不只是一台光刻机,而是一整套不受任何人制约的、完完全全属于我们自己的半导体高端制造设备生态。从单晶炉、到光刻机、再到刻蚀机、镀膜机……所有的一切!”
“这张图纸上的镜片底座,就是我们迈向那颗明珠的第一步。而为了加工它,我们必须先造出那台精度再提高一个数量级的、特制版的‘昆仑’。”
宣告。
这是赤裸裸的,向着一个由全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联手构建起来的、垄断了几十年的技术壁垒,发出的最直接的挑战宣告!
李工彻底呆住了。
他一辈子都在和钢铁、和精度打交道,他毕生的梦想,就是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机床。现在,他做到了。他本以为,这应该就是他职业生涯的终点和最高荣誉。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秦奋的蓝图里,这座他穷尽一生心血才攀登上的高峰,竟然……仅仅是一个山脚下的起点。
一个为了攀登另一座更高、更险峻、更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峰,所必须建立的前进基地。
震撼。
无与伦比的震撼瞬间攫住了他的心神。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平静的面孔,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近乎于“可怕”的雄心。
这已经不是商业上的雄心了,这是一种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将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硬生生拔高一个维度的宏伟执念!
短暂的失神过后,一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从李工的心底深处,如同火山般喷发出来。
那不是恐惧,也不是退缩。
而是一种被压抑了太久太久的热血与激动!
想当年,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工程师,在国外技术封锁的夹缝中,拿着算盘和手摇计算器,一点一点地为这个国家的工业奠基。他们受过多少白眼,吃过多少闭门羹,有多少项目因为一个关键的设备被“卡脖子”而被迫下马。
那种屈辱和不甘,早已刻进了骨子里。
现在,有人告诉他,我们不仅要补上课,还要直接去闯最难的那个考场,去摘那颗最遥远的星!
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花白的头发似乎都在微微颤动。
“好……”
李工的喉咙里发出一个沙哑的音节。
“好!”
他猛地一拍大腿,原本浑浊的眼睛里,此刻迸射出惊人的光彩。
“秦董!您就说吧!要怎么干!我这把老骨头,就是拼没了,也得把您要的这台新机床给您干出来!”
一旁的周毅,也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黑框眼镜下的眼神,却燃烧着一种名为“梦想”的火焰。
他是一个技术信徒,攀登技术的险峰,就是他最大的追求。
还有什么,比亲手打造光刻机这种工业文明的奇迹,更能点燃一个顶尖工程师的热情?
“秦董!”周毅的声音不再颤抖,变得异常坚定,“软件和控制系统方面,交给我!就算把全世界所有开源的算法都吃透,再重写一遍,我也保证,让新的控制系统能够驾驭住纳米级的精度!”
看着瞬间被点燃斗志的两位核心大将,秦奋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要的,就是这股不畏艰难、敢于挑战极限的精气神。
“很好。”
他点了点头,将目光重新投向了那张复杂的图纸。
“那么,我们就从这第一个难题开始。”
李工也凑了过来,他那颗属于总工程师的大脑已经开始高速运转,瞬间进入了工作状态。他指着图纸上“超纯低热膨胀石英玻璃”的材料标注,皱起了眉头,提出了一个最现实、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秦董,方向和目标我们都明确了。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要加工这个底座,我们首先得有这个底座的毛坯。”
他看着秦奋,沉声问道:
“这种纯度和低热膨胀系数,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红星集团玻璃实验室能达到的水平。据我所知,全世界能稳定生产这种级别石英玻璃的,只有米国的康宁和德意志的肖特。而且,他们绝对不会卖给我们。”
“所以……即便我们造出了那台神话般的机床,可这第一块砖,我们从哪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