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奋同志,担任‘长城工程’总指挥,兼任‘国家未来能源科学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任命:”
“张承志同志,担任‘长城工程’首席科学家,兼第一副总指挥。”
“任命:”
“周毅同志,担任‘长城工程’总工程师,兼副总指挥,负责全部工程建设与基地防务安全。”
……
一连串的任命宣读下来,构成了“长城工程”最高指挥部的完整框架。
但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秦奋的任命。
总指挥,这个头衔意味着他对整个工程的技术方向、资源调配、人员管理,拥有最终决定权。
而“特区管委会主任”这个身份,则更加特殊。它意味着,在这片超过八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秦奋就是最高行政长官。大到基地的法规制定,小到户籍的迁入迁出,理论上都由他说了算。
他不仅拥有了项目的管理权,更拥有了一片土地的最高行政权。
这种授权力度,在华国和平年代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它代表着国家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向所有人明确了一件事:在这里,一切都要为“长城工程”服务,而秦奋,就是这项工程的唯一核心。
周毅和张承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
对于他们这些来自不同系统的人来说,最怕的就是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现在,指挥体系明确了,核心确立了,所有人心里都有了底。他们快步走到秦奋面前,立正敬礼。
“报告总指挥!张承志(周毅)听候指示!”
“老张,老周,我们是一个团队。”秦奋回礼,他看向广场上的所有人,然后转向陈建国,点了点头。
授旗,定名,授权。
简短的仪式,完成了三件最重要的大事,为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装上了最核心的引擎和最明确的操作系统。
陈建国走到秦奋身边,低声说道:“小子,舞台已经給你搭好了,全世界最好的演员也都给你请来了。接下来,就看你这个总导演的了。别忘了你当初立下的军令状。”
“放心吧,陈叔。”秦奋的回答依旧平静,“戏,才刚刚开始。”
仪式结束,人群散去,各自返回工作岗位。
那两面旗帜,在广场上空猎猎作响,像两个沉默的卫兵,俯瞰着这座即将创造历史的城市。
半个小时后,地下核心实验室,一号会议厅。
“长城工程第一次全体指挥部会议”正式召开。
秦奋坐在了主位上,左手边是首席科学家张承志,右手边是总工程师周毅。台下,是各个项目组的组长,全都是华国在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
秦奋打开面前的投影,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一张无比复杂的工程分解图。
“各位,欢迎来到‘长城’脚下。从现在起,我们是一个整体。”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
“我宣布‘长城工程’指挥部的第一号作战命令。”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拿起了笔。
“根据总体计划,我们将工程分为十二个主系统,下设三百五十六个子项目。每个主系统由一位副总指挥或首席专家牵头,每个子项目明确项目组长。”
“命令一:所有项目组,在七十二小时内,向我提交未来六个月的详细工作计划、资源需求清单和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必须精确到‘天’和‘个’。”
“命令二: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统筹所有土建和安装工作。我要在九十天内,看到‘长城一号’反应堆的核心真空室,完成主体吊装与合龙。”
秦奋的目光落在了周毅身上。
周毅立刻站了起来,大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九十天,完成一项其他国家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精密工程,这是一个近乎疯狂的目标。但在场的没有人觉得意外,因为他们来这里,本就是为了创造奇迹。
“命令三:”秦奋的目光又转向张承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负责协调所有科研单位。核心真空室合龙之后,立刻开始第一阶段的抽真空与等离子体注入测试。我需要在一个月内,看到第一次点火成功,实现工程目标参数的百分之十。”
张承志也站了起来,郑重地点头:“总指挥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秦奋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
“各位,我们的时间不多。从今天起,这里没有白天黑夜,只有倒计时。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协调也好,争吵也罢,我只要结果。”
“现在,会议结束。行动开始。”
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的人立刻起身,带着一脸肃杀的表情,快步离开了会场。一场围绕着能源圣杯的攻坚战,在总指挥的第一道命令下,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