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秋风萧瑟,黄叶纷飞,慧圆禅师并未如往常一般在竹心斋打坐亦或者去藏经阁讲经,而是让徐景行搀扶着,缓步走到寺中一棵高大茂盛红得正艳的红枫下。
禅师今日的精神,格外的好,面色红润,眼神清澈如孩童,但徐景行却能感觉到他的生命之火,正在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在燃烧着,明亮却短暂,如同夕阳最后的余晖一般。
慧圆禅师示意徐景行在自己身旁坐下,而后目光温和的注视着他,缓声开口,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和,却较从前多了一丝能穿透时空的力量:“明安,你我师徒,相伴至今,已有数十载了吧?”
徐景行闻言,忙恭敬答道:“是,师父,蒙师父不弃,一路引领,弟子受益匪浅,感激不尽。”此刻,他心中已隐隐预感到了今日,便是师父慧圆禅师的圆寂之日。
慧圆禅师闻言,微微笑道:“世间缘聚缘散,如露亦如电,本是常态,老衲尘缘将尽,即将离去,你不必悲伤。”
徐景行听了这话,纵然早有准备,心中仍是难受得厉害,他垂下头,轻声回道:“弟子……明白。”
慧圆禅师见状,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今日我唤你来,是有一问,需你明确答我。”
“师父请讲,弟子定然知无不言。”
慧圆禅师听了这话后,看向徐景行的目光变得极其深远,仿佛望穿了无尽的轮回一般,良久,他才再度缓声开口道:“我与你这一世的师徒缘,源于你宿世的一点善根,今日即将圆满,然,你我真正的师徒法缘,不在这一世,而在下一世。”
徐景行闻言,猛地抬头,眼中露出一丝震惊与了悟,慧圆禅师见状,继续开口道:“待你我了却此世因果,于未来世,必有重逢之日,那时,我将开山立派,广传法脉,届时你我再相遇之时,你可愿正式拜入我门下,为我座下弟子,承我衣钵,弘我大道?”
此言一出,如同洪钟大吕,震响在徐景行心间。
原来如此!原来师父慧圆禅师早已洞悉过去未来,知晓此方世界,他们只能有一段亦师亦友、不是亲传胜似亲传的缘分,而他们真正的师徒缘法,竟在他方天地,所以,才一直不曾开口提让他削发剃度出家,正式拜他为师的话。
然拜入师父慧圆禅师门下,他便会正式成为佛门弟子,承其衣钵,为其弟子,这是徐景行内心深处早已渴望却不敢奢求的,历经红尘磨难,体悟生死无常,他早已坚定了向道之心,世间再无成为大教弟子行走诸天,更让他向往的了。
因而当下,徐景行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整理衣袍,面向慧圆禅师,恭恭敬敬的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声音清晰而坚定,充满了毋庸置疑的决心:“回师父,弟子愿意,若他日真得师父召唤,弟子必披荆斩棘,前往拜师!弟子愿追随师父,修行大道,普度众生!”
慧圆禅师深深看了他一眼,而后露出一抹极其欣慰和满意的笑容,轻轻点头道:“善,大善。”
说完,慧圆禅师便缓缓闭上双眼,盘膝而坐,双手结印,气息渐渐变得微弱而平和,最终如同融入虚空一般,彻底安详的寂灭了,然而他的面容却带着笑意,仿佛只是如常进入了一场禅定一般。
徐景行跪在原地,久久没有起身,他心中虽有离别的哀伤,但更多的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庄严、笃定与法喜,因为他知道,他与对方的缘法还在,在不远的将来,他仍是对方座下弟子,对方也仍是他的授业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