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7章(1/2)

第277章

这夜过后,大理寺正式回京述职交差。

魏耷和苏子衿仍旧留于冀州府,魏耷继续做他的巡按,苏子衿继续当他的书记。

按理来说,经此一役,魏、苏二人是能够回京禀奏,论功行赏的话,不说加爵,至少能够升迁拔擢官秩。

但魏耷和苏子衿没有这般做,他们觉得还是待在京城之中,最为自在舒适一些。

都说人各有志,温廷安也就没有再强求过他们了。

只不过,温廷安没有预料到,自己回至洛阳之后,城门内外,俱是恭候她的百姓,八方通衢之上,人首攒动,气氛分外熙攘。

分明才是仲冬的时节,穹空之上漂泊着细细密密的鹅绒雪絮,冬风料峭,从参差错落的栋宇吹拂而至,她却是感知不到一丝一毫的冷,反而能够切身觉知到,百姓对她的热忱。

一打听才知晓,她、温家和吕家,几家人,在岭南广府、中原冀州赈灾的事迹,已然传遍了整一座洛阳。

近乎所有的百姓,一律是尊之敬之,同时,亦是在替温家打抱不平,觉得温家替大邺子民做了这般多的事,他们祈盼当今的帝君,能够替温家平冤昭雪。

不少朝臣,亦是纷纷请奏陛下,说——

北地荒灾,生灵涂炭,温善晋种地万亩自产粮食,救万民于倒悬之中。

中原地动,国库空虚,吕家吕氏和刘氏说书茶楼开了百家连锁,聚财万两,巧解燃眉之急。

光凭这两桩功绩,足已证明温家对大邺朝是忠心耿耿,并且,他们屡创功绩,亦是为大邺的江山社稷,贡献出了一份忠实力量。

一言以蔽之,此番温家委实是功不可没。

因于此,朝野上下的百官宰执,齐齐递呈上了奏疏,殷切地期盼着,帝君希望能让温家回洛阳。

这不光是百官宰执的祈盼,更是大邺百姓的属望。

民情委实沸腾不已,致使温廷安回京的当夜,没得及同大理寺同僚好生叙旧,便是被阮渊陵传唤了,说帝君要见她一面。

温廷安连晚膳也来不及准备,便是急匆匆进宫面圣去了。

朱漆戗金的宫门,一重一重地开启,手执扶麈的小黄门和太监公公,恭谨地迎候在两侧,见着她进宫,纷纷道了一声:“少卿爷万安——“

温廷安眼前顿时有一些恍惚。

她似乎好久没有进宫来了。

感觉宫中的面孔一半新,一半旧的。

在小黄门的引领之下,她去了一趟乾清宫。

帝君正在用晚膳,贴身内侍在外处,静谧地传禀了一句:“温少卿觐见。“

帝君拂袖抚在膝头,一晌吩咐宫娥另外呈具一套膳具,一晌吩咐内侍,淡声道:“让少卿进来罢。”

温廷安感觉自己很久没有见到赵珩之了,数月不见,男子面容上的轮廓,更显冷峻,五官也硬朗冷锐不少,一行一止之间,衬出了隶属于帝王家的金贵风仪。

赵珩之朝着温廷安招了招手,让她免礼,坐在他身边的位置,道:“先陪朕共膳,再且议事。”

男人的口吻,同经年一般,带着一份上位者的威严,气势不怒而威。

搁放于畴昔,温廷安可不会应答。

但现在,她的身心成熟了许多,在前后两桩大案之中,她沉淀了不少阅历和经历,在应对赵珩之的时候,她便是能够做到从容自若了。

温廷舜领命称是,道:“好,那微臣恭敬不如从命了。”

言讫,她便是撩了一下官袍,磊落大方地行至帝君近前,先温谨地告了一礼,再是端坐于戗金填漆的长案近前,不疾不徐地动了玉箸。

空气之中,弥散着一阵好闻的龙涎香,是赵珩之身上的气息。

温廷安感受到帝王注视而来的视线,薄凉的温度泛散着一丝微灼,她抿了抿薄唇,目色回望,淡声问道:“圣上今番召微臣前来,是有何要事嘱托?”

赵珩之道:“温廷舜能够镇守住漠北,平反藩王之乱,他班师回朝之日,便是你温家崛起昭雪之时。”

温廷安的浓睫,在微晃的烛火之中,轻轻地震荡了一下。

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赵珩之方才是对她做出了一个承诺。

这与寻常那一个刻薄、矜冷、峻肃的帝王形象,有一些不太契合。

在橘橙色宫灯的覆照之下,柔和纤薄的光色,俨如一枝细密的工笔,以白描的笔法,质朴地描摹着男子的轮廓线条,将他原本冷硬的面庞,渲染得格外柔和。

温廷安心中即刻覆落上了一片暖流,定了定神,道:“温家已然连破两桩公案,圣上为何不就此两桩公案,为温家伸冤昭雪?”

赵珩之修长玉润的手,在膳案轻拢慢撚地叩敲着,奏出了一阵颇有节律的动响。

空气有一瞬的沉滞。

帝君没有说话。

温廷安也没有继续追问。

在帝君没有做出进一步解答的时候,她并不追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