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当事人戚延却早已龙颜大怒。
他薄唇紧绷,剑眉下一双长眸扫向陈澜,也冷睨底下的说书人,如果眼眸可以杀人,那说书人已当场毙命。
这常州他是在两三个月前去了一次。
当地郡守在宴上说常州第一美人如何美貌,又如何富有才情,有闭月羞花、国色天香之称。常州郡守命那女子献了舞,自称是义女。戚延没多看,只淡瞥了眼,觉得仪态是不俗。他未曾拒绝,吉祥将人收下。回宫后太后似很不喜他此行,也不喜那女子,戚延便有意封为妃,堵回了太后要他接温夏回宫的话。
大盛是不限制百姓谈论皇家之事的,只要不添油加醋,颠倒黑白。
戚延捏了捏手上扳指,目光暗凝向温夏。
她低眉浅抿着茶,应该只以为这是杜撰的他朝。
“阮妃一入皇宫,深受帝王宠幸,天子十分宠爱阮妃……”
“可京都皆传,当今皇后仙姿玉色,仪态万方,是真正的国色天香。”那青衣青年又纳闷地打断:“你用国色天香形容一个妃子,不对。”
“又不是在下形容的,是当今世人。”又被打断,说书先生颇有几分郁闷,“而且皇后娘娘并非京都盛传的那样国色天香,那都是唬人的。”
“此话怎讲?”底下皆问。
“不过尔尔。”说书先生摇头晃脑,抚着胡须道来这句。
底下恍然,都是有学问的人,关注时政,都明白这话出自当今天子口中。
戚延已起身:“不看了!”
温夏一直都是凝心听戏的安静,放下茶杯起身道:“皇上想离去?”
她始终是温柔,恭顺之态,好似就算这台下说的是她,也都甘愿轻轻抿起唇角,一笑置之。
戚延握了握袖中大掌,紧攥又松开,想开口解释台下这桩事,温夏已擡眼温声问他。
“台下念的天子是皇上吗?后宫有了新的妃嫔,臣妾回宫后,会尽中宫责任,妥善为您照拂众位姐妹。”
戚延紧抿薄唇,她的话挑不出任何错处来,但不知为何,这话听入耳中并不悦耳。
楼下大堂涌入官兵,是方才陈澜去唤来的,官兵一声“妄议天家”,两个兵衙一左一右擒走了说书先生,余下官兵在楼下清场封楼。
温夏擡起眼:“皇上这是何意?”
戚延眼眸冰冷:“妖言惑众。”
“说书人说的不是皇上,还是何处拂逆了皇上?”
戚延只道:“下去吧,此处没有意思。”
“臣妾并没有看到说书人何处妖言惑众了。”温夏扶身垂首:“请皇上勿要降罪于人,只是民间茶余饭后的故事,皇上是特意带臣妾夜游青州城的,若因此而让说书人丧命,臣妾惶惶难安。”
“他难道不是妖言惑众?他拿你跟妃子比,他说你不过尔尔!”
“可这句话不是他说的,是皇上说的。”
戚延一时怔在原地。
温夏白皙的脸上没有伤怀,仍旧一如既往的婉然。她擡起杏眼,目中也一片宁静,一双眼似温柔春江水,没有一丝在意。
“臣妾习惯了,已不在意世人说臣妾,臣妾也没有怪皇上说臣妾。求您放了说书人,勿因此小事让臣妾在青州留下遗憾。”
戚延久久望着她这双温柔的杏眼,她明明这般恭顺,善解人意到挑不出一丝错来,他却觉得这双眼不该是这样的情绪。
“你是不是认为朕抓此人就是要砍此人的脑袋?”
“难道不是么。”
戚延紧捏手上扳指,对上这双温柔眼眸,没有再解释。
他冷睨陈澜:“让官府教训一番就放了。”转身大步走出雅间。
温夏拜了谢,跟在他后头。
他步伐很快,她需要急一些才能跟上他。
她本可以不用这般急切地跟上他的脚步,可方才那一求情,温夏在他浑身暴戾之下如以前那般惶惶不安,是无辜之人的性命让她不敢退步,而戚延竟放过了。
她在想,是不是他喜欢的这张脸就该这样用?
戚延终在步下几阶台阶后停下,等她跟上了才继续前行。
离开茶楼,街道上风清夜朗。
戚延怒气仍未消散。
他的动怒不会写在脸上,只在他那双眼眸里,明明该是盛情峭隽的一双长眸,深不可测的森寒。
他停,温夏也停,安静侍立在他身后,并不催促,安安静静地等候。
明明是要带温夏度过在青州的最后一刻,让她不留遗憾,让她高兴。
戚延却已经想回去了,但终还是负手冷睨陈澜,眸底的警告在言,再办砸就别想在御前了。
陈澜领命去办,消失得彻彻底底。
戚延遥望水岸对面的忆九楼,放缓语气道:“去楼上坐坐?”
温夏摇头:“臣妾不太想去,若皇上想去,臣妾可陪您。”
戚延沉了片刻:“那你还想去何处?”
温夏正要回答,陈澜已赶来禀道:“皇上,皇后,今夜环城河上游舫热闹,舫上有青州才子吟诗作画,在开诗会。也有别的游舫正兴歌舞,皇上去看一看?”
戚延居高临下,看向温夏。
她比他矮许多,那日握她手中梅枝丈量,她只及他胸膛,这般垂眼看她,恭顺安静,不再是幼时那个欢喜蹦跶的小女童了。她风寒刚愈,颈间狐裘雪白的绒毛扫着下巴,将颈部的伤口遮得密密严严,但那夜抱她回房,他见伤口处还有些红痕。
“去舫上小坐一刻,便回行宫吧。”他是在询问她。
温夏依旧恭顺扶身:“臣妾听凭皇上旨意。”
戚延微沉眸,这怎么能是旨意。
…
一路行去岸边,湿漉漉的石阶上有深深浅浅的水渍,戚延行在前,朝温夏伸出手掌,欲带她行这滑脚的台阶。
她轻擡的眼睫微微一颤,明明瞧见了,却只当未见着,低眉提着裙摆,另一只手伏在宫女腕上,一心留意脚下。
戚延眸光更沉,自然看出了她的扭捏。
他本就不是脾气好的人,此刻也是因担心她摔倒。
他手掌握住她搭在宫女臂上的手腕,纳入掌中。
温夏却惊慌地擡起长睫,慌乱凝望他的那一瞬,杏眼楚楚,收回手去。
戚延紧绷薄唇,调息沉住心间淤堵的这口气,不想拿阮思栋他们说他的那一身暴戾对她。
他手掌仍未收回,停在她跟前,绝不容人驳逆。
无声的对峙,他是终占上风的强者。
温夏紧攥长裙,终于慢慢伸出手,却是握住了他袖摆。
戚延终没有强迫她,立在原地等她并肩行上来,任她轻轻牵着他袖摆。
下了长长台阶,停在岸边平地,眼前水面泊着艘艘游舫,陈澜所说的那两艘大画舫也在不远处等着载客,舫上传出悦耳琵琶声,柿子般的灯笼轻轻摇晃。
戚延:“你想上哪一艘?”
温夏凝望近处等客的小船,不希望戚延再在那些文人雅士的船上暴戾拘人。
“皇上能坐这小船吗?”
“自然能。”
陈澜招了一艘老叟的船过来。
小小游船在水面划开绵绵无尽的涟漪,慢慢悠悠驶向前。
老叟虽不是温夏那日载船的老叟,但说的话却都是差不多的。
“两位一看就是有福之人,贵不可言。”
“别看咱这船小,能同渡一船的人皆是修了百年的缘分,像二位这般的佳偶伉俪,前世缘分必定不浅!”
戚延虽神色未见起伏,但微松的唇线是受用这话的。
温夏静静远眺水上波光、岸边景色,前世缘分,她可不信。
若非要定义前世,那戚延前世也许是挖心挖肾救过她的命,这辈子才让她这般被他欺负。
老叟说可以将船载到大画舫边上,听听舫上的乐声与才子们吟诗作赋。
温夏不想吵闹,只让船慢驶。
她本是想沉默,懒得跟戚延多言,可凝思一转,与老叟温声问:“老翁凭载船为生,可觉辛苦?”
“不辛苦啊,我每日见这形形色色的人,能看到一家几口其乐融融,也能见来青州做生意的商人,涨不少见识!若在地里头干活儿,我也见不着这么多人,只是啊我白天到晚都在船上,腿上风湿的老毛病严重。”
温夏正是想引出这看似寻常的闲谈来。
“那青州的药铺抓药贵么?”
“不贵不贵。咱这青州离离州近,先皇还是太子的时候到过离州,不许离州哄擡一应物价,还打马经过咱青州,前任郡守就有样学样,还得了先皇夸奖。如今的药价都一直稳着,也没涨多少。”
温夏浅笑。
她的仪貌很容易给人留下贵不可攀的印象,可她不仅没有架子,娇靥上的笑还温和,嗓音也和善轻软。
船夫更健谈起来:“还有啊,自从去岁皇后娘娘来了咱们青州,咱们老百姓那叫一个舒服,不仅粮米一直未擡价,犯法的事都少了!这是托了皇家娘娘的福!”
温夏浅笑,目光留意到身侧戚延。他挺拔身躯映在这波光潋滟中,轮廓倒似弱几分气场,平易近人起来。
只是温夏不愿多看他,继续与船夫道:“老叟既然接触过走南闯北的商人,那应当听过不少趣闻吧。”
“趣闻先不谈,娘子这一问,老夫倒想起常州一个事了。常州那没咱们太平,常州郡守都纵外甥伤人,打断人家一条腿,官府都不判的!”
“那公子爷扬言他家有皇家的宠妃娘娘,连当今皇后都没他家娘娘受宠,敢惹他就是惹阎王爷!”
“还有允县你知道吧,那有个地头蛇,儿子是皇上的门生。天子门生啊,专门负责拍马屁的那种,谁不喜欢听马屁呢。他爹五十岁还强抢民女,县令都不敢管。”
温夏美目幽幽凝去戚延身上,他薄唇紧绷,逆着灯笼下的轮廓陷在阴影当中,瞧不真切。可温夏知道他在不快。
她就是想让他好好听听他登基都干了什么。
幼时印象里那个太子哥哥是有才华,是聪颖睿智的。她被宋艳姝害的那回,宋家有一块传下来的免死金牌,戚延知道。他明明那般震怒,可却蛰伏了一个月,查完宋府罪证,用凿凿铁证击倒宋府满门,而非以东宫的威压。
温夏厌恶戚延,她知道他如今所作所为,大部分皆是与太后刻意相悖。如果他还有一点当年少年的智勇,那听得进半句都还算是个人。
点到为止,温夏怕戚延再动怒,浅笑唤船夫就停在临岸的水面,支着下颔,颇有几分安闲地远眺岸边树下玩耍的稚童。
隔得也不远,孩子的嬉闹声清脆传来,倒是与这静夜相宜。
原本一动不动的戚延终是缓和下来,他本是想让温夏开开心心地度过在青州的最后一晚,没想到能摊上这么多事。
那船夫说的几起事都不是他做的,可却明白是他荒废的这些年里造下的业。
父皇贤德,在他幼年最开始懂得东宫太子的职责时,宽仁的父皇一直是他心中为帝的榜样。
可太后一次又一次与温立璋的茍且,一次次缺席他幼时每一个重要的时刻,还有父皇一次又一次的原谅,都让他无法释怀。
如果一个温润宽仁、爱民如子、操劳一生的皇帝只能落得英年早死的下场,那他凭何要这般勤政爱民。他本就是朝臣口中的暴君,昏君。
岸上稚童的嬉笑声清晰可闻,男童与女童在扮家家,演新郎新娘。
“现在我们俩拉过钩就是夫妻啦,以后我会护你平平安安,把好吃的烧饼,好看的桃花簪都给你!”男童逗得女童嘻嘻笑。
戚延不动声色留意温夏,她只是支着下颔,白皙玉面不见情绪。但他勾起了幼时的记忆。
他也曾向她许过这样的誓言。
可如今……
他手指敲击在膝盖上,忽有几分难言的堵塞感。
“好了,现在我长大了。”
岸上男童继续玩着这游戏:“我要推你啦,把你推倒!不行我下不去手,你自己蹲地上吧,不许起来!”说罢,男童一把抢了女童手上的梅花。
温夏面上一促,不再支着下颔,双手紧捏绣帕,楚楚杏眼紧望去,呼吸微微地喘。
女童不过五六岁,被抢了怀中的花,哭得小脸皱在一起,大颗的眼泪不停掉。
“为什么要抢我的花呜呜呜!”
“我们在过家家呀,现在我们长大了,我可以随便欺负你了,我爹说茶馆里都是这么说的,话本里有个皇上就是像我们这样。你蹲地上!”
“够了——”戚延猛地起身。
游舫剧烈颠动一瞬,他冷冷背过温夏:“回去。”
袖中手掌紧握成拳,船还未曾停稳,他便已疾步跨下船。直至步上几段台阶后才想起身后人,冷冷停下,回身睨向温夏,见她被宫女扶下船,上了台阶,才继续前行。
马车一路驶回行宫。
车上,二人皆没有开口。
气氛森寒压迫,可温夏好像忽然没有那么惧怕了。
他越动怒,她心间好似越发快意。
回到行宫,温夏下了马车,朝戚延扶身行礼:“今夜多谢皇上,臣妾会记得今夜的青州城,臣妾告退。”
温夏纤细的背影消失在甬道。
长夜森寒,黑云似压着一城的萧杀冷戾。
“常州郡守那外甥,去查,若属实,该还腿就还腿,该罢官就罢官。”
“朕有哪个门生出自陇县?”
“回皇上,是允县。”陈澜埋首答着。
戚延冷冰冰道:“朕没这样的门生。”
“属下明白了!”陈澜这就要走。
戚延目光幽深:“让你走了么。”
陈澜硬着头皮回来,跪在御前。
今夜,一切安排都是为了让温夏开心,可却没有一个不踩雷。
一双长眸无声望向远处临凤居的宫阙。
戚延伫立良久,玄衫与这夜色一样冷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