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0章 望城之居(1/2)

俯视街景若游屏,慕北启明云中醉。

田野花香许桃源,奈何望城难窥见!

夏至倚在那银白如练的镀银栏杆上,仿佛被时光之神搁置在了天地交界的槛外,成了一个游离于喧嚣与宁静边缘的旁观者。

下方的街市像是被打翻了的金色颜料盘,流动着璀璨而迷人的光晕。

晚高峰的车灯恰似一条条发光的丝带,迅速地交织、缠绕,最终汇聚成一条庞大且喘息着的赤龙。

那尾灯在如纱般的薄暮里,拖拽出一道道猩红且悠长的轨迹,仿若大地在不经意间悄悄淌出的炽热血液,带着城市的温度与脉搏,在夜色中蜿蜒前行,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此时的城市,在夏至眼中,已然幻化成了一座巨型的走马灯。

每一扇窗格,都宛如一个被精心雕琢的微型世界,里面藏着被缩小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这般景象,恰似他幼时在镇上看露天电影时,胶卷卡顿的瞬间,那光瀑如银河般倾泻而下,那些凝固住的画面,像是时间长河里的珍珠,被永远地珍藏了起来。

此刻他眼中的城市,就有着这般别样的静美与沧桑,繁华与落寞交织,热闹与孤寂并存。

“看呆了?”

霜降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天际飘来,又像是一枚薄荷叶,轻轻落在温热的茶汤里,带着丝丝缕缕的清新与柔和,瞬间打破了这凝固的氛围。

她莲步轻移,递来一杯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杯壁上早已凝满了细密的水珠,恰似清晨草尖上摇摇欲坠的露珠,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柠檬片在那不断翻腾的碳酸气泡里,起起伏伏,宛如一叶孤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奋力前行,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港湾。

“你看那家霓虹招牌。”

夏至伸出手指,指向对面大厦上闪烁的“云裳制衣”四字,那招牌像是被精心装扮过的艺术品。

“像不像被晚霞腌入味的剪纸?方才竟随风颤了三颤,怕是也畏这六月的闷热。”

那招牌上的字,笔画犹如灵动的游蛇,在微风中轻轻扭动,每一次摆动都仿佛带着生命的韵律。

灯光闪烁间,那些字似要挣脱那框架的束缚,奔向自由的夜空,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霜降顺着他的指尖望去,那如新月般的唇角微微弯起,勾勒出一抹俏皮与温柔并存的弧度。

那弧度里,藏着少女的灵动与对生活的热爱,恰似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果真。倒让我想起《淮南子》说‘星辰若沸’,原以为古人夸张,现今看这满城灯火,可不就是一锅煮烂了的星子粥?”

此时的城市灯火,像极了被打翻的银河,繁星散落人间,与天幕上的星辰遥相呼应,分不清究竟是天上的星坠入了人间,还是人间的灯照亮了苍穹。

每一盏灯都像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共同演奏出一曲繁华都市的夜之乐章。

二人正沉醉在这如梦如幻的夜景之中,却见北天忽然亮起一颗极醒目的星子。

那星子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上,散发着清冷而坚定的光芒。

夏至喉结微动,像是被一种神秘的力量驱使,脱口吟出《诗经》里的句子: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这般亮堂,定是启明星了——虽说此刻正在北隅。”

那启明星,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仙子,在浩瀚宇宙中散发着清冷而坚定的光芒,它的出现,让整个夜空都为之失色,却又和谐地融入这片苍茫之中。

在它的照耀下,周围的星辰都显得黯淡无光,仿佛它才是这宇宙的主宰。

“它倒自在。”

霜降将被微风轻轻吹乱的发丝,用她那纤细如葱的手指别到耳后,那发丝如黑色的绸缎,在她指尖轻轻滑过,留下一抹淡淡的清香。

“云絮成了它的罗帐,暮色作了衾枕。比我们这些困在水泥格子里的人,不知快活多少。”

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羡慕与怅惘,仿佛那启明星是她遥不可及的梦,承载着她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在这繁华喧嚣的都市里,人们如同被禁锢的飞鸟,渴望着天空,却又被现实的牢笼束缚。

这话恰戳中夏至心事。

他想起昨日收到的乡下表叔来信,信纸带着晒干的稻花香,那香味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记忆中乡村的大门。

信上说老屋后的枇杷树今年结果尤甜,颗颗饱满得像是小灯笼,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塘里的荷花开了并蒂的,宛如一对恩爱的恋人,在微风中相互依偎,诉说着绵绵情话。

那些鲜活的意象与楼下堵塞的车流重叠,叫他胸中涌起莫名的滞涩,好似有一团棉花堵在胸口,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乡村的宁静与美好,与城市的喧嚣和拥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闻到没有?”

霜降忽然翕动鼻翼,那鼻翼如同灵动的蝴蝶,轻轻扇动,试图捕捉空气中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

“似是栀子花香。”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喜与疑惑,仿佛在这高楼之上闻到花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这充满钢筋水泥味道的城市里,花香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难得,仿佛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一份惊喜礼物。

夏至怔了怔,旋即失笑:“怕是错觉。

这三十四层的高处,哪来的……”

话音未落,一阵风果然捎来缕缕甜香。

那风像是一位神秘的使者,带着远方的问候,轻轻拂过他们的脸庞,带来一丝清凉与惬意。

他们循着香气探身,发现楼下空中花园的栀子花开了,白瓣子在暮色里像栖息的玉蝶,又似飘落凡间的雪花,纯净而美好。

更远处,城市边缘的田野融在靛蓝的雾霭里,那雾霭如同一条轻柔的纱巾,轻轻覆盖着田野,隐约可见农舍灯火三两点,那些灯火像是田野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勾起人们对田园生活的无限遐想。

在那灯火的映照下,仿佛能看到农舍里温馨的场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晚餐,谈论着一天的趣事。

“陶渊明若生在当代,怕是要对着无人机叹气。”

夏至指尖轻叩栏杆,那叩击声如同轻敲岁月的鼓点,每一下都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结庐在人境’固然风雅,可现今人境里尽是钢筋丛林,想要‘采菊东篱下’,除非在阳台摆盆栽。”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却也满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在这繁华都市的背后,是人们对自然与宁静的深深渴望。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渐渐远离了自然,那份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只能在回忆与想象中寻找。

霜降正要答话,忽见晏婷举着手机从楼梯间冲出来,发梢都汗湿了贴在额角,像一条条黑色的小蛇,狼狈却又带着几分急切。

“总算找着你们了!

韦斌他们在西区‘霓裳’咖啡馆发现件奇事——柜台后墙藏着幅民国壁画,画的是旧时城墙外的桃花溪!”

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好奇与期待,让人不禁也被她的情绪所感染,想要立刻去一探究竟。

这便是都市的蛊惑处:总在水泥森林的缝隙里,漏出一点往昔的桃源余韵。

就像在茫茫沙漠中发现了一片绿洲,虽渺小却珍贵,给在都市中迷失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与希望。

在这繁华喧嚣的都市里,那一抹桃源余韵,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心中对美好过往的回忆,也给予了人们在现实中继续前行的勇气。

“霓裳”咖啡馆藏在西区老巷深处,仿佛一位隐居的高人,不轻易被人发现。

招牌是块未上漆的柏木板,墨字已被岁月啃得边缘模糊,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那木板上的纹理,像是岁月留下的皱纹,每一道都承载着一段记忆。

推门时铜铃摇响,那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时光之门开启的信号,霎时跌进满室凉荫。

空气里搅着咖啡焦香与旧书卷气,宛如一幅浓郁的油画,每一丝气味都是一抹独特的色彩。

那咖啡的焦香,醇厚而浓郁,仿佛能让人品尝到生活的苦涩与甘甜;旧书卷气,则带着淡淡的墨香,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

天花板吊着的黄铜风扇缓缓旋着,把灯光搅成粘稠的蜜液,那灯光如同金色的丝线,在风扇的搅动下,编织出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时间仿佛静止了,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韦斌正站在榉木梯子上,身姿挺拔,像一棵屹立在风中的白杨。

手机电筒照亮墙面一隅,那光线像是一把利剑,划破了黑暗。

剥落的墙纸后赫然露出半幅壁画:青绿山水间一道桃溪,花瓣落英缀满流水,那流水仿佛是一条舞动的丝带,轻盈地穿梭在山间,带着落花的思念,流向远方。

溪畔茅亭里有个模糊人影似在斟酒,那人影仿若来自遥远的过去,带着神秘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要探寻他的故事。

他的姿态,他的神情,仿佛都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想要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

“刚请毓敏看了,她说这画风像民国初年‘岭南画派’的手笔。”

韦斌跳下梯子,眼镜链子在空中划出银弧,那弧度恰似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带着一丝转瞬即逝的美丽。

“最奇的是亭子柱上刻的小字——”

他放大手机照片,那照片上的字,笔画刚劲有力,却又带着岁月的斑驳,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尘封的往事。

“写的是‘庚申年霜降日,凌子墨与夏至同游于此’。”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与兴奋,仿佛发现了一个重大的历史秘密。

夏至心头蓦地一跳。

霜降已脱口道:“我名字的霜降?

还有夏至——那不是……”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疑惑,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画面,两个身着长衫的青年,在桃花溪边的茅亭里,举杯畅饮,谈笑风生,那场景是如此的真实,却又如此的遥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