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
龙涎香的烟气缭绕,将御座上那道明黄色的身影衬托得愈发威严。
大周皇帝李承业,正翻看着皇城司刚刚呈上来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昨日天牢里发生的一切,一字不差。
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捏着奏报的指节,微微泛白。
“宣太子,觐见。”
李轩踏入紫宸殿时,感觉到的,是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的父皇,这位靠着兵变登上皇位的雄主,心思之深沉,远非他那些兄弟可比。
“儿臣,参见父皇。”李轩恭敬行礼。
“平身吧。”李承业放下密报,抬眼看向自己这个儿子。
眼前的李轩,身姿挺拔,眉目间既有年轻人的锐气,又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那双眼睛,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湖,让人看不透。
李承业心中,是既欣慰,又忌惮。
欣慰于大周后继有人,而且是个远超他预期的继承人。
忌惮的是,这头雏龙,成长的速度太快了,快到让他这个老龙王,都感到了一丝威胁。
“天牢的事,你办的不错。”李承业淡淡开口,语气听不出褒贬。
“全赖父皇天威浩荡,儿臣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李轩立刻躬身,姿态放得极低。
“狐假虎威?”李承业嘴角扯出一丝莫名的笑意,“朕看你这只狐狸,爪子可比老虎还要利。一万匹战马,好大的手笔。朕当年御驾亲征,将匈奴打得俯首称臣,也不过让他们献上了三千匹而已。”
话语虽轻,却如重锤敲在心上。这是敲打,也是试探。
李轩心中一凛,面上却不见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惭愧”与“冲动”。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当时见到那巴图,想起北安郡死难的军民,一时为义愤所冲,言语上是过激了些。”他先是认错,随即话锋一转,眼中泛起赤诚的光,“但儿臣想,匈奴畏威而不怀德。与其让他们赔偿些金银,不如让他们拿出最心疼的战马。一来,可壮我大周军威;二来,也能削其爪牙,让他们十年之内,再无南下之力。如此,才能真正保我北境安宁,为父皇分忧。”
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既解释了动机,又将落脚点放在了“为君分忧”和“江山社稷”上。
李承业静静地看着他,良久,才缓缓点头:“你有这份心,很好。”
他没有再追究,此事便算是揭过了。
“不过,”李承业话锋一转,“你那个专案组,办得如何了?朕听说,除了刘秉忠,其他人都病倒了。你这个太子,也该去探望探望,关心一下臣工嘛。别让他们觉得,你东宫的门槛,太高了。”
李轩心中雪亮,这是父皇在提醒他,不要逼人太甚,要懂得收放。
“儿臣遵旨。儿臣明日,便亲自去探望几位大人。”
从紫宸殿出来,李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他今日才算有了最真切的体会。
回到东宫,那股无形的压力才算彻底消散。
萧凝霜早已等在殿内,见他回来,立刻迎了上来,清冷的眸子里满是关切。
“父皇……没为难你吧?”
“我这张嘴,你还信不过?”李轩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将方才的疲惫尽数敛去,“走,饿了,看看今日御膳房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晚膳并不奢华,四菜一汤,却做得极为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