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在窗外呜咽,屋内却因燃着上好的檀香木炭盆,温暖如春。
罗宇被一名面生的行走弟子引领着,穿过几条回廊,来到一座名为“静思轩”的小院。
院内梅花数点,暗香浮动,推开一扇雕花木门,便是一间宽敞雅致的书房。
长案数张,整齐排列,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除了罗宇,已有七名行走弟子先一步到达,皆是生面孔,看上去年纪不大,神色间带着几分拘谨和好奇。
他们穿着统一的行走院青灰色杂役服,在这墨香雅致的环境中,略显格格不入。
不多时,一位身着青色道袍,面容清癯,约莫三十许的修士走了进来。
他目光平静,神情淡漠,身上带着一股久不与人言的疏离感。
“我姓王,尔等称我王师兄即可。”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人耳中,“张师叔传承大会在即,尔等被选中,负责誊写请帖,整理宾客名录,此事务求细致,不得有误。”
言罢,他也不多废话,示意身旁一位仆从将早已备好的东西分发下去。
每人面前都摆上了一叠厚厚的册子,封皮上书“长春子师叔传承大会拟邀名录”。
罗宇翻开一看,心中微微一惊。
名录极为详尽,从张师叔的十数位亲传弟子开始,详细列出了他们的道号、俗家姓名、目前在宗门或家族中担任的职务等信息。
其后是数十位记名弟子,信息虽略简,但也条理清晰。
再往后,便是张师叔的血缘后辈,足有数百人之多,凡是身具灵根、有修仙潜质的,无论老少,都被一一列出。
罗宇粗略估计,这名录上的人名加起来,怕是不下五百之数。
王师兄又让人分发了请帖的模板,皆是上好的云纹宣纸,触手温润。
墨是特制的松烟墨,带着淡淡的清香,显然也是佳品。
“模板在此,照此誊写,字迹务求工整清晰,不可潦草,每日清晨卯时过来,酉时结束。期间若有疑问,可向院内仆从询问,他会代为通传于我。”
王师兄语速平缓地交代完毕,又补充道:“屋内燃有凝神香,可助尔等集中精神,缓解疲劳。只要用心做事,不无裨益。”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罗宇拿起一支崭新的狼毫笔,沾了沾墨,开始在宣纸上小心翼翼地书写。
这活计对他而言并不算难,只是耗时耗力。
他默默计算了一下,就算他每日不停歇地写上八九个时辰,恐怕也要十天半月才能将所有请帖写完,后续还有宾客登记等事宜。
不过,正如王师兄所言,这静思轩环境清幽,凝神香也确有奇效,闻之令人心神宁静,头脑清明。
比起在行走院内干那些粗活,已是天壤之别,更重要的是,这名录本身,就是一份宝贵的情报。
与此同时,李石柱、张铁牛和刘石头三人,则在孙老蔫的带领下,开始了他们的采买生涯。
孙老蔫,名唤孙福,他平日里总是佝偻着背,一副睡不醒的模样,说话也慢条斯理,若非必要,绝不多吐一个字。
此刻,他领着李石柱三人,站在青山观山脚下的坊市入口。
这坊市规模不小,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摊贩云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有贩卖凡俗衣食的,也有出售低阶符箓、法器、丹药的,更有收购妖兽材料、灵草矿石的。
凡人、武者、低阶修士混杂其中,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此次采买,事务繁多。布匹、食材、灯烛、纸张、香料……皆在清单之上。”
孙老蔫从怀中摸出一张皱巴巴的清单,递给识字的李石柱,“金银与灵石,由我掌管。你们负责清点数目,搬运货物。凡事多看,多记,少说。”
他顿了顿,浑浊的眼睛扫过三人,补充道:“坊市之中,人心叵测,莫要贪图小利,莫要惹是生非,一切听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