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0章 曲水流觞(1/2)

只见齐逾的仪仗缓缓停下,他自车辇中步出,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僵在原地的高笠身上。

他缓步走到高笠面前,虽未疾言厉色,但无形的威压已让那桀骜少年白了脸色。

齐逾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高公子方才似乎对乐安县主颇有不敬?若是觉得县主不足以让你信服,不知孤……可有这个资格,邀公子留下,参与这民学监的考校?”

高笠再是心高气傲,也深知眼前之人是他绝对开罪不起的。

若真惹怒了太子,莫说他,便是他父亲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他立刻收敛了所有嚣张气焰,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发颤。

“草民……草民不敢,太子殿下勿怪,草民定当尽心考校。”

李知安在一旁看着,内心颇感无语。

这高笠前倨后恭,变脸如此之快,还以为他多有风骨,不畏权贵,原来也只是个欺软怕硬又见风使舵的主。

看来还是自己这县主的名头不够震慑,加之是女子,才屡屡被人看轻。

她与齐逾交换了一个眼神,齐逾眼中亦有一丝了然与无奈。

很快,民学监的老掌事便出来引导通过初步核验的考生入场,各位夫人则在外等候着。

若在以往,这等民间学堂她们未必看得上眼,毕竟京城世家大族皆有底蕴深厚的族学。

但今时不同往日,李知安圣眷正隆,眼看前途无量,这民学监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加之陛下已有改革之意,逐步废除某些世袭罔替,便是嫡子也需凭真才实学搏前程。

既然如此,在哪里读书不是读,若能在此多结一份善缘,多一条门路,自然是好的。

然而,当考生们按号入座后,却发现桌案上并无考题,只有一张洁白宣纸,旁边摆放着笔墨砚台。

别说是考生,就连李知安也有些疑惑地看向老掌事。

老掌事正欲上前解释,却见侧面一道小门开启,一位身着月白色儒衫,气度雍容不凡的年轻男子缓步走出。

正是太学学傅的嫡长子,程向行。

齐逾见到他,剑眉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再看李知安也是一脸意外,便知这定是程向行自作主张前来。

外面的夫人们也有不少认得程向行的,见状更是震惊不已,暗自庆幸方才没有对李知安有任何失礼之处。

竟能请动帝师之子亲自来出题,这乐安县主的本事果然非同小可。

程向行无视了齐逾投来的不满目光,见时辰已到,便朗声宣布考题。

他所出之题,并非寻常诗词歌赋或经义解读,而是一道关乎国计民生的策论题。

“今我大安虽海内升平,然西北旱魃为虐,赤地千里,流民渐起,东南潮患频仍,堤坝屡溃,田庐漂没,国库虽丰,然赈济工筑,所费浩繁。当此之时,诸位有何良策可纾民困、固国本,兼防奸宄趁机作乱,愿闻其详。”

此等题目,最是考验考生的见识,格局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死读诗书者可答。

程向行此举意在甄别是否有真才实学,乃至未来入仕为官的潜质。

考题一出,考场内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