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6章 太医辩论(1/2)

齐逾收到李知安的请求后,立刻明白了她的用意。

他深知太医院的症结所在,也看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他毫不犹豫地批准了李知安的提议,并亲自下旨,昭告天下。

旨意一下,京城医界为之震动。

太医署论医会,这在大安历史上还是首次。

许多久居深巷的民间名医,以及对医学抱有热情的民学监学子,都摩拳擦掌,准备在论医会上大展拳脚。

军中医官也受邀参与,他们常年随军征战,对疫病和外伤的治疗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论医会当日,太医院议事厅内座无虚席。

除了太医院的太医们,京城各路名医、民学监的医科学子代表、以及几位军中医官齐聚一堂。

齐逾和李知安也亲临现场,坐在高台之上,全程听取论辩。

论医会一开始,气氛便显得有些剑拔弩张。

左院判率先发言,他引经据典,强调太医的职责在于“侍奉君王,保社稷安康”,认为将精力分散到民间义诊和医书编纂上,是对太医职责的背离。

“医术乃是传承之学,岂可随意更改?祖宗之法不可废!”左院判慷慨激昂,引来一些老太医的附和。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便有民学监的学子站起来反驳。

“左院判此言差矣!医者仁心,岂能只顾宫廷,不顾天下百姓?我辈学医,所为何事?不正是为了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吗?”

一位年轻学子义正言辞,“若医术只在宫廷流传,民间疾苦谁人问津?医书不编,经验不传,医道何以昌盛?”

紧接着,一位军中医官也站起身。

“我等军中医官,常年随军在外,深知疫病之凶猛,战场之残酷。若无有效的防疫之法,若无普及的医术,将士们如何保家卫国?百姓又如何安居乐业?”

他语气沉重,“若太医院能将医术普及民间,编纂医书,让更多人习得医术,那才是真正的大功德!”

年轻的太医们也纷纷发言,他们结合自身在民间诊疗的经验,讲述了百姓对医术的渴望,以及太医院改革的必要性。

他们用鲜活的案例,驳斥了左院判等人“不务正业”的说法,反而强调了太医走向民间,才能真正提升医术,了解真实的病症。

面对年轻一代的激昂陈词和有理有据的驳斥,左院判等人渐渐理屈词穷。

他们引以为傲的“祖宗之法”,在民生疾苦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齐逾和李知安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但此时不开口,便是对民生疾苦的认可。

论医会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以年轻一代的胜利告终。左院判等人的顽固思想,在强大的民意和真理面前,彻底瓦解。

会后,齐逾顺势而为。他当场宣布,左院判年事已高,为表彰其多年辛劳,特调任太医院“荣养”之职,无需再处理日常事务。

同时,他提拔了在论医会中表现突出、积极支持改革的右院判,主持太医院大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